可惜,这东西在北方一年只能种一次,南方倒是一年四季都能种。
康熙命人取来王鸿绪呈上的番薯产量账册,正要与胤祉一同查看。
不料胤祉拿出来一张纸,纸上用纵横交错的直线,将西洋数字都隔开了来,看得他不明所以。
胤祉说:“这是……表格、之法。”
胤祉用他还有些磕巴的声音,给汗阿玛详细地解释表格的用法和妙处。
康熙按他解释地看去,果然简单明了,汇总更为简易,不由点着他的脑袋说:“你这小脑瓜子就是好用,若天下账册都能用此法,岂不是省了许多查账的麻烦,就是……”
康熙点着那些阿拉伯数字,“西洋数字太容易造假,可若用汉文记录,这表格又不好换成大小一致的……”
关于这点,胤祉早就想过了,他的法子就是:“汗阿玛,聪慧,定是,有法子、哒!”
然后满脸崇拜地看着康熙,一脸‘我汗阿玛一定有办法!.jpg’的表情。
康熙被他看得信心暴涨,本来想要否决这个法子的想法,当即就按了下去。
开口就成了:“自然,你等汗阿玛再想想。”想不出也可与朝臣商议,总之,不能负了胤祉的崇敬之情。
说完了表格之事,又转回番薯产量的正事儿。
“汗阿玛试了红薯,果然味道极好,也极有果腹之效,朕想着,是否给它‘镀镀金’它成为‘御薯’?”
镀金这词儿,此前还是胤祉用给他听的,说是带台吉们回京伴读,就叫‘镀金’。
不料胤祉摇头,“不成。”
“为何?”康熙问。
胤祉捂嘴偷笑,“吃多,放屁。”
康熙怔住,顿时好气又好笑,“说什么呢?”
如此不雅之词,怎能从皇子嘴里说出来。
只是……他一个时辰前吃了两根番薯,确实此时的五脏庙,已经有咕噜噜响动之势了。
胤祉一本正经,写:‘穷苦百姓愿意吃,某些自视清高的人必然不愿多吃,还会刻意去贬低它,这也没办法的事情。汗阿玛不想被那些酸腐文人取笑,说大清皇帝喜欢吃这种容易放屁的东西吧?’
康熙哭笑不得,同时也很无奈,如此高产的食物,竟然因为这个好笑的原因,不能‘镀金’?
胤祉又写:‘且营养不均衡,不能完全作为主食,但若有饥荒,则是好物。’
康熙叹气,“如此,便让各州府推广种植,连同耕种与肥田之法,也一同教予百姓。也无需多种,每年各地百亩之数,至少种上五亩便是。”
反
正产量高,每亩地种它百分之五,也算是很不错的储备粮了。
虽然不能给它镀金,但康熙还是给‘番薯’改了名,成了‘红薯’,因为有些人确实是很抗拒番外来的东西,不然番薯也不能传入国内百年,也不能得到很好的推广了。
这一点是胤祉不知道的,他不知道还有因为名字的原因,而影响好东西推广的。
康熙笑道:“当然,朕派人去寻此物种子时,得来了两个小故事,你要不要听?”
胤祉连连点头:“要要要!”
他也写了关于番薯故事的话本,但是没有素材,是自己编的荒年故事,他更想听真实故事。
康熙看他求知欲强烈,便饶有兴趣地给他讲了起来。
其实番薯从西洋而来,早就在前朝传入了东亚。
东亚人如获至宝,但却严禁此物传入前朝领地。
胤祉听到这里忍不住打断:“为何?”
康熙:“如今想来,应当是怕中原人吃得太饱。”
胤祉更为迷惑:“???”
康熙:“中原本就富庶强大,若不是常有天灾,百姓时常吃不饱,早就南下把那些小国打下来了。”
看胤祉听懂了,康熙继续讲,“百年之前,广东东莞有名叫陈益的商人到了安南做生意,吃了红薯后觉得不错,听说了产量更为动心,想带回来,却听说当地朝廷严令禁止,只好再想办法……”
那商人过了两年,才用了很多钱买通当地农人,帮他将红薯藏在铜鼓里带回东莞。
他在家乡族地大力推广红薯种植,产量也极高。
可惜,当地其他主食作物因为水土好,也长得很好,无需红薯代替作为主粮。是以没能引起官员重视,官方不愿推广,所以只在他本族种植,未能广为种植。
十几年后,又一福建商人陈振龙,在东亚地区吕宋做生意时发现此物,想带回来,也同样被当地严令禁止。他‘取薯藤绞入汲水绳中’,绳子涂泥掩护,这才把红薯带回来。
他同样面临没有推广渠道的难题,几年后福建大旱,种什么都很难有好收成,他让儿子献策给福建巡抚,好在巡抚愿意一试。
最后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红薯在干旱时产量虽然不如平时,但也解了燃眉之急,让福建免于饥荒。
如此,红薯才在福建推广种植,但也在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推广到别的地方。
康熙讲到这里,还给胤祉出了道题目:“你猜,为什么福建的红薯也没有好好推广开来?”
胤祉写:‘我猜,一个是因为百姓不闹饥荒的时候,种别的比较多,一个是因为战争?’
康熙笑道:“朕本也是这样想的,如今,你又给了朕一个理由。”
胤祉忍不住噗嗤乐了,父子俩心照不宣。
说到这里,胤祉就把自己带来的两个话本都给康熙看了。
康熙看了李英贵的故事,笑道,“不错不错,没想到那李英贵竟是如此顽皮,这父子俩的日子也是蛮有趣的。”
胤祉:“有……润色、改编。”
康熙挑挑眉,“怪不得,朕还从其中看到你我的影子,是也不是?”
胤祉嘿嘿一笑,“是。”
这个故事里不但有李英贵,还有康熙发现御稻的故事,一开始是双线并行,后面就按照今年的故事润色改编。
康熙对于自己能出现在故事里,原是有些高兴的,但也不得不说,或许汉人看到这里,还是会产生抵触心理的。
“不如将朕的部分剔除,也是无碍的。”
胤祉反而有些不忿:‘不!怎能抹去汗阿玛的功绩?!’
第92章
康熙看了这话,心头上热乎乎的。
又看胤祉接着写:‘汗阿玛此前跟我打赌输了的事情,已经说明了在市场这一块,还是得听我的。’
康熙:“……”
别乱揭人短处好吧?
心里虽然这么腹诽着,但对上胤祉为他忿忿不平的神色,他原本的一点点迟疑都抹消干净了。
他也跟着不忿,是啊,他在这里忧国忧民,汉人却因为对朝廷的偏见,而抵触连环画、抵触御稻种的话,那他们是活该饿肚子。
见汗阿玛沉默,胤祉还以为他仍有顾虑,又写道:
‘反正御稻种也只有一千五百斤,还不到全大清推广的时候,先给李英贵种着留种,之后再稍作宣传,等百姓知道它的好,只会求着要御稻种子。’
“你说得有理。”康熙傲气道。
他可是天子、九五之尊,由他发现的御稻,由他亲手浇灌过的禾苗,由他亲自留种给百姓带来希望的御稻种,他们自然应该争着抢着想要才对。
康熙重新翻开那卷话本,指着其中关乎自己的情节道:“这里,朕的出场,是不是应该刻画得更神武、更亮眼一点?”
胤祉:“?”
康熙:“同时要做个人物介绍,譬如朕八岁登基、天赋异禀,平三藩、收复台wan,不但文韬武略,还爱民如子……”
胤祉:“??”
康熙:“这里为民生发愁时,应当把朕写得更忧国忧民一些。”
胤祉:“???”
康熙:“对了,这次你可不要把朕画得太过可爱,要给人丰神俊朗、尊贵伟岸之感。”
上一篇:龙傲天崽崽在娃综反向带爹
下一篇:反派纨绔穿成娃综万人迷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