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穿生子文的男读者伤不起(157)
人人心里都在说,林锦文这是想让两人相互监视。
现在元宵觉得外人想的也许没错,这柳俊溪同萧如归的关系真的不怎么样。柳俊溪现在刚刚出事,萧如归就想着去争功。
不过看样子,皇帝对柳俊溪还是比较偏爱的,这对萧如归说的话多狠。
元宵隐隐觉得哪个地方不对,可是他心里琢磨来琢磨去,对柳俊溪和萧如归的关系还是只有这么一种猜测。
萧如归被林锦文这么一说,人勉强镇定下来,可是脑袋仍旧一片空白。
林锦文沉声道:“你出宫找柳老侯爷和柳侯爷,让他们尽快入宫一趟。”在林锦文登基为帝的第一年,便把柳家升级为侯门了。
永元三年,柳逸从西境归京,西境由当时的副将掌控。
萧如归忙点了点头,人到底找到主心骨,知道该做什么了。
@@@
柳老将军和柳逸比其他朝臣进宫的稍微早点,其他人到了麒麟殿,林锦文和柳老将军已经说了一会儿话了。
发生这种事,京城里没有几个人睡得安稳。
文武百官见到皇帝后匆匆行礼,然后个个都欲言又止。
林锦文道:“不用看了,北境的确丢失三座城池。”
一句话朝堂上议论纷纷,林锦文冷声道:“现在不是你们议论的时候,朕只想知道,你们觉得当如何解决这事?”
朝臣们相互看了看,武将要求出兵拿回城池,文臣在那里分析伤亡和粮草运输的厉害关系。
还有那么些人在朝堂上开始阴谋论,要追究北境失守是谁的责任。柳俊溪为什么会遇刺,北胡为什么那么轻易的侵占了三城。
柳俊溪是不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是不是先把他拿回京再说。
对于这种情况,柳老侯爷和柳逸率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柳老侯爷表示,自己虽然年纪大了,但还能上战场。
他愿意领兵出征支援北境,如果这事真是柳俊溪的错,这人无论是生还是死,他都会把人带回来给皇帝给天下人赔罪。
柳逸也是同样的表示。
柳老将军年龄已大,头发都白了很多,年轻时在边境受的苦受的罪等人老了之后开始体现,身体泛疼是常有的事。
这些年,他也不想动弹了,算是好不容易在京城安生了两年,谁知道柳俊溪又出了这样的事。
对于柳老将军和柳逸的表态,很多朝臣是动容的。当然也有那么一些觉得他们同柳俊溪关系非同一般,此时当避嫌。
对此,林锦文坐在龙椅上一句话都没有说。
直到礼部侍郎黄游开口说道,云胡气势这般凶猛,再打下去就是劳民伤财,伤害的还是朗州三地的百姓。他们手无寸铁,如今已落入云胡这群野蛮人之手,不知道会受什么样的罪呢。
云胡地势偏僻,粮食不丰,物品贫瘠,所求不过是粮食和银钱。不如大周派遣使者前去云胡,给他们送些粮食和银子,以换回朗州三城,避免更多的死亡。
“若他们觉得粮食和银子不够,还是不愿意呢?”林锦文道。
他语气很寻常,和往日没有一丝不同。
黄游听了这话皱了下眉头,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大周地大物博,不如多给他们些东西。再者,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大周也可以送过去个公主去和亲。皇上登基几年,民众正值安居乐业之时,如今出了这等祸乱,还是早日以柔和手段平息了才是。”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话听着的确挺有道理的。”林锦文微微一笑道:“这么说来,朕还是该向黄侍郎致谢,谢谢你为朕这般着想,说来朕还是第一次听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话可以用在这个地方呢,黄侍郎果然是与众不同。”
他们这些人这几年算是了解林锦文的脾气了,每当他微笑着说出这么讽刺的话时,就代表了他很生气。
黄游还想说什么,林锦文抬手打断他的话。
林锦文缓缓站起身道:“黄大人的心意朕心领了,可是朕不乐意这么做,喂自己的肉给狼这种事朕做不出来。朕这人生下来就是天生反骨,又没得软骨病,向来是宁愿站着死也不愿跪着生的。朗州三城要拿回来,云胡也休想得到我大周一粒粮食。今日朕把话放在这里,云胡敢伤我一城百姓,朕便伤它两城。”
“云胡既然敢趁乱占领我大周的领土,伤害我大周的百姓,它就该知道这么做的后果。”
黄游听着这话跪了下来,他面色通红,对比着林锦文的话,他刚才说的那些话好像变成了透明的巴掌,在狠狠扇他的脸。
柳老将军和柳逸趁机再次开口请旨去边关,武将纷纷表示愿意一同前去北境。
林锦文道:“不用争了,朕刚才也听明白了,不同意发兵去北境的是觉得北境如今气势低落,对上云胡这种野蛮之人毫无胜算,去了肯定也是多加伤亡。既然是气势的问题,那朕便亲自领兵前去北境。”
林锦文这话一出受到了文武百官的竭力阻止。
林锦文对此毫无理会,他道:“朕心意已决,不必再说。”
林锦文想的很清楚,北境连失三城,气势低迷,云胡等于是得到了三块肥肉,又怎么会轻易吐出来。
现在谁去都不如他亲自前去的好。
柳老将军和柳逸还再劝,林锦文道:“柳老侯爷不必劝说了,朕身边跟着萧如归等人,不会有事的。朕答应你,绝对会把柳俊溪给带回京的。若是他的错,朕绝不姑息,若是有人想要陷害他,朕也绝不会坐视不管的。”
“朕走后,京中事多,还要麻烦柳老侯爷帮朕看守着京城呢。”让柳老将军和柳逸去都会遭人口舌,遭受是非。
他前去最好,也可以带着魂不守舍的萧如归一起前往。
柳家知道萧如归同柳俊溪关系非同一般,有他跟着前去肯定能护着柳俊溪。
只不过他走后,京城肯定人心不稳,宫里有顾轻临和林早早需要人护着。
柳老将军和柳逸是最合适的人选。
林锦文这么做算是把一切都考虑到了,萧如归是第一个反应过来的,他跪下朗声道:“臣定会以生命护佑皇上安全。”
不管林锦文前去北境是不是为了柳俊溪,这份情,他萧如归认下了。
第120章
林锦文虽然这么说, 但众人还想再劝说一番的。毕竟皇帝离京入边关, 时日又不定, 京城局势再怎么安稳, 他们这些做臣子得还是忍不住担心。
这几年林锦文把大周治理的还是非常不错的, 各方面发展势头都很好。
朝堂上林锦文并没有直接对老皇帝留下的人动手,不过因为几个皇子留下的烂摊子,朝堂上总有些空位置的。
也因此有部分官员是林锦文亲手提拔上来的,对他都十分忠心。林锦文提拔的这些人中, 有家世极好的,也有十分贫穷的, 不过品性都很好。
按照林锦文提拔人才的心里,那就是品性第一学问第二。不过就算这样,他们也摸不透林锦文的心思。
一开始有人以为林锦文想大力培养寒门子弟,不过不等他们有所反应, 林锦文又看重不少世家子弟, 弄的朝臣都无话可说了。
再后来也有一些品性学问极佳之辈,林锦文却没看上。最后朝臣在心里默默得出个结论, 林锦文选人看心情。
不过即使是这样, 林锦文选的人很少有选走眼的。加上这几年, 林锦文打发了不少不知趣的,还有一些主动请辞的。现如今朝堂上林锦文可以是说一不二的。
但也因此, 众人担心他去边关会遇到凶险。
于是这些人又着重陈述了边关有多么凶险, 如何刀剑无眼,皇帝不在京城会有怎样的坏处等等各种厉害关系。
但林锦文已经打定主意不准备做出任何改变了。
这几年, 众人也算是了解林锦文这性子的,知道他下定的决心就不会轻易改变。现在事已至此,他们只能早做准备,尽量把事情安排妥当,让林锦文在边关不缺粮草不缺人。
不过也有那种自认为自己不是忠于皇帝而是忠于大周忠于百姓之辈,他们见阻止无效,便当场直白的询问林锦文,若是他执意以身犯险,万一在边关受伤,那国将如何。
林锦文倒也没有因此生气,他淡淡道:“这件事朕出京之前定会安排妥当的。”
这些人还想说些什么,似乎很想让林锦文当场开口说些什么。
林锦文则似笑非笑颇为薄凉道:“这北境出事刚传回京城,朕又不是先知,什么都知道,能在最快的时间内想到,有些事朕总要考虑考虑清楚的。你们现在这么逼迫朕做决定,怎么给朕的感觉是在诅咒朕,见不得朕在边关安好呢。”
群臣听了林锦文这话,脸上都有些激动,尤其是刚才说话比较刚硬之辈,他们连忙跪下来请罪。他们自然不是见不得林锦文好,他们只是想心里提前准备,好以防万一。
林锦文已经把他们脸皮放在地上使劲摩擦了一遍,也没想着太过分。毕竟国难当头,现在首要的还是驱赶走北胡,收回朗州三城,还北境安宁。
这种事耽搁一天,受苦的还是边境民众。
林锦文手腕强硬说一不二,这事也就这么定下了。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林锦文让户部和兵部先弄粮草以最快的速度往北境送。同时下令,如果有人敢打动一下这批粮草,便是死罪,株连九族的那种。
朝臣都了解林锦文的性子,他这人有些事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有些事那眼睛里容不下一点沙子的。
在事关国运方面,他说话时,杀气就很大。
吩咐完这些,林锦文让朝臣都退下,留下了柳老将军和柳逸。
人都走了之后,他道:“外祖父、舅舅,等朕离京之后,朝中就有劳你们了。”
柳老将军和柳逸忙应承下来,表示自己绝对会护守京城的。
林锦文点了点头,然后他看了眼已经平静下来的萧如归道:“萧统领好好准备一番,战场上刀剑无请,到时可别因疏忽受了伤。”
萧如归应下。
林锦文特意留下柳老将军和柳逸也是想让他们和萧如归说说话,毕竟以萧如归的身份不易结识朝中手握兵权的重臣,加上他和柳俊溪在明面上的敌对关系,实在是不方便前去柳家。
于是林锦文在说完这话便离开了。
在大殿之上只剩下他们三人时,柳老将军和柳逸看向萧如归的目光很是复杂。
萧如归望着他们,然后突然掀开衣摆跪下道:“将军放心,我一定会带他回京的。”
柳老将军眼圈红了下,他把萧如归扶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好,好,好。”
柳逸和萧如归接触时间不长,他回京时,柳俊溪和萧如归的关系已经跟铁打的一样了。他是又气又急,但也找不到什么合适的理由把两人分开,只能是眼不见心不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