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夫孩子热炕头(47)
养个孩子可真不容易啊!
“好。”于宝宝听话的吃下了手里头的春饼,虽然还是很想吃,但是小叔叔不让,他就听话不吃了。
“不是叔叔不让你吃,是因为你吃的够多了,要是再吃的话,会撑到小肚肚,明天中午,叔叔还给你做,好不好?”孩子太听话,尽管很想吃,可还是乖乖地撩开手,说不吃,就不吃了。
“宝宝知道,小叔是为了宝宝好。”别看他小,他都知道,尤其是经过了一冬天的读书识字明道理之后,他觉得自己长大了不少。
“宝宝真乖啊!”于良吉这个高兴啊!
“宝宝已经不是三岁的小孩子了。”于宝宝可自豪的宣布,自己是个大孩子了。
于良吉:“……!”
石宏大是在下午四点前回来的,但是没带人回来,买了些东西,还给于宝宝买了些玩具。
“怎么没带人回来?”于良吉看了看他身后,就两匹马,一匹他骑着,一匹驮着东西。
“人选我看了,不过没合适的,他们说一个月后还有人过来,到时候我再过去看看。”石宏大把缰绳塞到于良吉手里:“你先牵着,我去卸下东西。”
“哦,都是什么啊?”于良吉乖乖握着缰绳不动弹,抻着小脖子往后看。
“买了点调味料,还有给宝宝的小玩具,听书铺的人说有新到的两本小说,也给你带了回来,没事的时候,看看也好。”石宏大往下卸东西。
除了他说的东西,还有两条墨,三只小毛笔,一看这个毛笔就是给小孩子用的,是给于宝宝准备的。
“我跟他们说过了,咱们要求的人,既不要求长相,也不要求有特殊技能,而且咱们要的是一家子一家子的那种,求的不过是自家使用,也不是摆排场,要求很简单,人家高兴着呢!”石宏大一边卸东西一边跟于良吉说话。
买人的人家,要么是高门大户,要么其实就是买门面,例如买个漂亮丫头什么的,甚至有人攒钱,就想买个媳妇儿,当然,这种事情不多见。
而且娶回去的媳妇儿,也不一定好生对待,不然妇女保护法不会向着他。
穿越前辈很有先见之明,女性在这个封建社会里太弱势,他就用法律保护她们,尽管一百年来,见效甚微,但是也给了全天下的女性一个保护伞,起码没人敢对她们随意欺负。
尤其是嫁人之后,妻子是有独立的财产管辖权和所有权的,很多人一开始并不理解,为什么圣太祖要设立个“女人法”?
后来很多嫡妻跟侧室、小妾、姨娘和通房丫头等的战斗中,因为圣太祖的法律,保护住了自己的一切,尊严,孩子和在夫家的权利。
而她们的孩子,长大之后,才明白,多亏了圣太祖的那些条条框框,才逼得他们那些喜欢侧室、小妾、姨娘和通房丫头等女人的父亲,哪怕想宠妾灭妻,也不能够。
从那之后,就没人再说这个法律没用了,都闭上了嘴巴。
“但愿能找到合适的。”哪怕是雇佣仆人,也要找个合适的才行,他们要用人,恐怕就要用不少年,不合适的可不行。
这种买人的方式,也不能说不合适就能辞退。
“会的。”他都说的那么明白了,要是给他找个不合适的,他肯定会去给他们舒一舒皮子。
晚饭的时候,俩人还说到了过节,五月节,还有三天就要到了。
“弄点粽子?”于良吉提议。
“东北这边也不时兴吃什么粽子啊!”石宏大还奇怪,于良吉一个东北小举人,怎么会提议吃粽子?
于良吉一噎,他前世都习惯了,大家五月节吃粽子,一开始的确是南方时兴吃粽子,北方吃的是蛋,但是后来大家也不分南北方了,粽子还有里头包咸蛋黄的呢。
“那个……古书上不是说了吗?粽子是为了纪念贤者屈原,所以吃粽子才好,当然,也得有鸡蛋鸭蛋和鹅蛋。”于良吉想的可好了。
“好吧,明天我去县城,看有没有糯米。”石宏大搬完东西:“缰绳给我吧,我送马回马厩。”
“哦。”于良吉把缰绳递给了石宏大。
石宏大接过缰绳,趁机在于良吉手心挠了一下。
于良吉:“……!”
石宏大美颠颠儿的牵着马去了后头的马厩……。
整块的十两一个的大银锭子,于良吉收了起来,五两一个和二两一个以及一两一个的碎银子,他放到了钱匣子里。
想了想,拿了两个五两的出来,分别放到了两个绣着五毒的荷包里。
第二天石宏大真的又去了一趟县城,买了一包糯米回来,还有一摞甘竹叶子和草绳。
家里因为守孝,是不可能挂五彩葫芦的,连小朋友的于宝宝,也只是在过五月节的头一天,被于良吉用了深蓝、藏红、藏青和黑白五种颜色的红绳系在四肢和脖子上,一点鲜亮颜色都没用。
“小叔叔,这个什么时候拿掉啊?”于宝宝不习惯,总觉得束手束脚。
“等过了节儿,第一场雨的时候,就可以摘掉了。”于良吉看小家伙别别扭扭的小样儿,特别可爱。
“那什么时候下雨啊!”于宝宝由衷的希望,快点下雨吧!
于良吉摸了摸他的小脑袋安慰他道:“很快的啊!”
过节前一天,于良吉费劲巴力的做出了粽子,很普通的蜜枣味儿和咸蛋黄味儿,一盆大概六十多个,不到七十。
还有各种水煮蛋,咸的和不咸的都有。
给自家留下几个,剩下的俩俩绑在一起,亲自拎着,挨家挨户的送了粽子,算是答谢大家前些日子不忌讳来他家给他搬家。
别人家都是一对,一个蜜枣的一个咸蛋黄的,只有老村长家是四个,以显示跟别家不同。
除了粽子,还有两个鸡蛋一个鹅蛋一个鸭蛋,用一个小篮子装着,于良吉欢乐的去送了一圈儿,结果大家认为举人老爷登门,是很荣幸的事情,每家也没别的东西,蛋类不少,都这家三五个,那家四六个的给他回礼。
等他回来之后,发现送出去不少蛋类和粽子,接回来的蛋类更多了!
“看吧,这么多,怎么吃?”石宏大牵着于宝宝,看着桌子上摆满了的三座小山,一座最大的是鸡蛋,第二大的是鹅蛋,第三大的是鸭蛋。
每个起码二三十枚,还都是咸淡不一样的那种。
“慢慢吃呗!”于良吉双眼有神地看着他回答。
于是早饭他们是吃饼喝粥配咸蛋,中午他遵照昨天答应宝宝的事情,做了春饼卷菜,打了鸡蛋酱,只是一人一个鹅蛋。
晚上他就没让一大一小见任何蛋类!
“怎么不吃了?”石宏大颇为纳闷儿。
“吃那么多蛋,也不怕胆固醇增高啊!”于良吉可不想给他俩吃坏喽。
124 开始忙活
过完五月节,北方也迎来了初夏,天气一天比一天好,五月节的第三天,下了一场雨,淅淅沥沥的下了一天。
“这回该出苗子了。”石宏大看着外头的雨舒了口气。
北方春天的时候,本来就少雨,很容易就干旱,尤其是在这个时候,要是旱的严重点,就会影响地里下下去的籽儿,不发芽不出苗子,也怕出了苗子没有雨水浇灌,也会干枯而死。
“嗯,还能出的很好。”于良吉也跟着他一起看窗外的景色,没有江南烟雨的妩媚,只有北方春雨的珍贵。
“明天我去地里看看,要是可以的话,得赶紧安排人手铲地,还要找工程队过来扒房子盖房子。”石宏大算计了一下,过完节了,也该动工了。
“行,带一千两去,别舍不得花钱,我想了想,还是把老疯子改成祠堂吧。”于良吉早有打算。
搬家的时候,于家的灵位是他亲自捧过来的,就放在主屋他的书房里,反正于家原来的牌位,也是放在原主的书房里的。
但是毕竟有些不伦不类,老房子盖了新的出来,他就打算把那里改成祠堂,这样既不丢了老房子贵重的份儿,也能让他心里好过些。
空房子不住人不好,但是住人的话谁去?
又不能让外人进去,只有改成祠堂合适。
第二天雨停了,石宏大再次骑马去了县城,那匹马都跑习惯了,不用石宏大怎么赶,它自己就哒哒哒的带着身后的马匹跑了起来。ㄈㄈㄅㄛㄛㄎ。ㄋㄜㄊ
于良吉扶着门框笑的不行。
于宝宝还在旁边拍手叫好。
马背上远去的石宏大扶额。
工程队来得很快,反正是早就说好了的,只不过果姐得给人放假,让人回家过节,过完了节日,就再次前来上工了。
这回就得他们自己做饭了,因为要铲地了,除却朝廷的工程队伍,别的都暂时歇工了,都回家伺候地去了。
在他们的眼中,赚钱也没粮食重要。
可以在种地之余打工赚钱,绝对不会在打工之余种地。
有金有银有什么用?
没粮食,光有钱你也买不到温饱啊!
于良吉舍得吃喝,他们是在村子西头的空地上搭了帐篷的,于良吉就买了一头猪给他们加菜,并且派石宏大过去,名义上是监工,实际上就是让他去打打牙祭。
毕竟素油再多放,也跟荤油不同。
工程队一分为二,一组老房子重新建,一组在他们家前头的空地起学堂,村里人本来有点议论纷纷,毕竟刚盖完房子,这还盖是怎么回事?
但是眼看着就要铲地除草了,也就没那么大闲心了,而且出了苗子之后,有些籽儿坏掉的,或者是被东西吃掉了籽儿,没发出芽的地方,都是需要他们补种的,这是一个细琐活儿,要人走在田间地头,眼神看得远,看得准,看得清。
他们家这活儿是石宏大去干的,他走遍了自家的地,补种了点苞米和花生,还减了减土豆苗儿,太多了它该长不大了。
老房子本来就有地基,很快就盖了起来,是两间青砖瓦房,一间小一点的放置香烛冥纸等物品,一间大的那个,打了龛笼供桌等物品,用来放灵位。
前头的学堂也盖成了三合院的样式,上梁的那天,村里人因为忙,就一家来了一个,不过也很热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