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温曦(8)
往后连续几日皆是各种名目的宴席,谢师宴、族内宴席、家族祭祀、温府家宴,温曦无奈奔忙,往来于众人或真心或假意的称赞恭维中,如此奔忙了七日有余后终于沉寂,温曦松口气的同时去宜州书院继续学业的事宜亦该提上日程。
☆、第二十四章
这日早膳,杜氏少有的在堂前与温曦他们一起用膳。她坐在温曦身旁,面前摆着她院落小厨房自制的清淡菜式。用完早膳吩咐侍仆将其撤下后,温阑坐在堂前右座,杜氏坐在左座,温曦坐在杜氏一侧的侧座,谢氏和温翰坐在温阑一侧的侧座。
众人皆入座后,温阑开口道:“难得我们一家人齐聚,如今来共同商讨一下翰儿、曦儿的学业问题。”温阑饮了口茶水继续道:“昨日与族长商讨了书院的事宜,宜州书院是我们宜州最好的书院,自是不二选择。可宜州书院素来看重乡试成绩,榜上前十的方能做入门踏板,除此之外仍需有引荐的名帖,着实让人头疼。”
谢氏闻言有些忧心地看着温阑,翰儿乡试排名十一,几日来这一名之差始终困扰着她,她手头上自是有些私房,可她一个妇道人家没有什么门路识得宜州书院的主事,即使有钱也无法寻来名帖。温阑一直以来就偏宠温翰,这几日亦在为宜州书院入学事宜奔忙,她晓得现今温阑手头已经有一份名帖,尽管直觉温阑把名帖给温翰的可能性更大些,又担心杜氏从中作梗。从方才看见杜氏一同入席那刻起谢氏便一直悬着心,不时隐晦地注视着杜氏的举止。
杜氏冷眼看谢氏一人焦虑,须臾开口道:“老爷不必忧心曦儿入学宜州书院的事,我已为曦儿寻来一份名帖,择日即可前往入学。”谢氏等人闻言皆惊诧,温阑静默片刻正眼看向左侧的杜氏出言道:“如此甚好,既是如此我就不必担忧曦儿了。昨日托人寻来一份名贴,既然曦儿已有,那这份就给翰儿。”
杜氏心下哂笑,冷然道:“好。”谢氏因温翰有名帖入学心中欢喜,可思及杜氏竟有方式途径为温曦寻来名帖,心下又愤愤然,一直以来因门第出身而生的妒意泛起,不自觉撕扯着手中的帕子,“姐姐好生厉害,竟寻来了名帖。若是妹妹没有记错,曦儿可是没有那些个侄儿舅舅的。”
温曦闻言正要出言驳斥,便听杜氏应答道:“不及妹妹侄舅多,可若是想寻些能办事的亦是寻得到。”谢氏闻言一阵羞恼,本想引着众人疑心杜氏寻名帖的法子,却被杜氏倒打一耙,被明着讽刺自己娘家人时常为着些蝇头小事央自己求上温阑,又是这种仿佛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当年因她一句话,自己便无名无分地住进西厢,这些年来一直是温氏族里的笑柄。生了温翰后,期盼着温翰能在仕途上有所作为一雪自己多年来的耻辱,却不料此次乡试名次竟落在温曦后头,实在是让人愤恨!
“好了!如今翰儿和曦儿皆有入学的名帖,正是皆大欢喜的事,何必为了些小事伤和气!既然这事已经解决,那我去衙门,你们也散了吧。”当年杜氏母家在宜州的显赫温阑印象至深,并未质疑杜氏获取名帖的可能。当年的他,一面在仕途上依赖杜氏母家的资金支持,一面嫉恨杜氏母家,这矛盾的心态渐渐磨灭了他对杜氏的那点情感,会选择谢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谢氏的出身能让他从中寻到些慰藉。言罢,温阑放下茶盏起身离去,温曦亦扶着杜氏回了杜氏的院落。
院落亭里,杜氏询问温曦:“宜州书院何时入学?”“约莫月底。”温曦回道。“并未剩多少时日,你抓紧些时日处理在砀山的事务,收拾好自己的用品。”温曦点头,思忖一番道:“母亲,往后孩儿不在砀山的时日,您照顾好自己,莫与西厢有过多纠葛。待孩儿有能力在外建府时,寻个由头接您过去,远离这些是非。”
杜氏闻言一笑:“你当娘亲是这般沉不住气的?方才不过是谢氏主动挑事,若非如此我又何必与他们计较。”温曦点头,他自是知晓其中关键,只不过实在忧心杜氏在温府的处境。他这一去宜州入学,再过两三个月就要出发前往都里参加会试,无论会试是否能过,最早也要年前方能回来。自自己出生到今,尚未与母亲分隔过这般长久,自己不在砀山的这些时日,杜氏的境况委实让人担忧。
杜氏看着温曦蹙起的眉头,伸手轻抚:“莫担忧你娘亲,你独自一人在外才是要好好照顾自己,莫受了委屈。”温曦细细感受额头处传来的温暖,轻声道:“曦儿会每隔五日给娘亲寄一封家书,娘亲回信时莫要嫌繁琐,多叙述些,若是发生了何事,千万莫要欺瞒曦儿。”“好。”杜氏微笑道。
此去经年,今日额上那抹来自母亲指尖的温暖始终是温曦梦中追寻的白月光,每每思及“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诗词时,胸腔的酸涩总会充盈眼眶。从未想过蓦然回首间,母亲竟埋葬在荒凉的黄土之下,而作为儿子的自己竟然连看母亲的最后一面都来不及。世间种种,果然最怕不过“来不及”。
温曦听从杜氏的建议一一处理好砀山的杂务,仔细收拾了行李后便与温翰一同出发前往宜州。船伐摇摆间荡起水花阵阵,水花落入水中漾着丝丝涟漪。温曦站在船头,看着随船渐行渐远的砀山码头,和码头上母亲清隽的身影,心湖似乎亦被谁人投下的石子漾起丝丝涟漪。儿行千里,不止母担忧儿,儿亦牵挂母亲,盼望母亲能福寿康全。
约莫一个时辰便到宜州,上岸后温曦和温阑两人彼此间沉默着乘坐轿子来到宜州书院。宜州书院坐落在宜州近郊,榜山而建,高低错落的院落格局,分授课区和房舍区。要求每位入学的学子均要宿在房舍内,只有休课时方可自由出入书院。
温曦将自己乡试的成绩凭证和名帖交给书院内的负责管事,待管事核实后方被允许进入杏坛,向夫子奉上准备好的束脩,恭敬地行了拜师礼后温曦照夫子的指示落座。观坛内学子,落座人数十有八九。温曦并不担心温翰的入学事宜,相信温阑和谢氏会替他打理好。果不其然,不过片刻温阑亦入门行礼。
温曦低头专心看书,并不过多理会身外之事。坛外碧绿的柳条随风摇曳,绵绵的柳絮轻舞纷飞,繁梨春雨是最美好的读书时节,少年请珍惜美好韶华,莫辜负这醉人春光。
☆、第二十五章
这日休课,温曦着便装带着侍仆前往安府。此时距离入学已过去七日有余,而距离他最后一次见李玄昭已过去将近半月。不知道重点河道整治的如何?林大哥想来该是回宜州了,上回说具体的整治法子等林大哥回来一同商议,不知道他们可否商讨出处理的方法?温曦一边思索一边从近郊前往宜州城区。
此刻方至辰时,仲夏时节的朝阳总是比春日来的早,空旷辽远的穹顶东方是橘红色的朝霞,温暖的阳光驱散清晨的凝露,萋萋芳草沐浴在初阳下,空气清新淡雅。温曦和侍仆随进城的行人一同前行,往来行人或挑着扁担,扁担里装着新鲜果蔬亟待售卖;或乘坐轿子马车,从别处来宜州或做买卖或游玩;也有三两学子同他一般休课进城寻亲访友。
过宜州城门进入城内,温曦带侍仆直接前往安府。温曦不清楚李玄昭和安文江的行程,特特起了个早,想赶在他们前往重点河段前到达安府,与他们一同前往。温曦拐过街口,正要往安府所在的街道走去时,忽闻前方马蹄声,抬头望去正是李玄昭等人踏马前行。温曦一喜,唤道:“殿下!安大哥!”
行在正前方的是李玄昭,闻言拉紧缰绳喝停步景,低头看着马下的温曦。“殿下,你们可是要前往重点河段?我可否一同前往?”温曦微笑仰头看着马上的少年。“温小曦,怎得你每次的出现都这般出人意料?”安文江随后而至,呼停绝影后笑道。“今日休课,想来拜访殿下和安大哥,却不知你们何时离去,只能起早进城想碰个巧,好在赶上了。”
李玄昭看着沐浴在初阳下稚气笑颜的少年,这段时日因牵挂而生的烦闷尽数散去。“上来。”李玄昭朝温曦伸出手,温曦笑着将右手置于那人手掌中,须臾间温曦已坐在李玄昭身前。温曦低头嘱咐侍仆无需跟随,可自行前去安府等候。待温曦安排完毕,李玄昭示意温曦坐好,脚下一蹬步景便听令踏步前行。
前往红水河重点河段的方向与他进城的方向相反,路上行人不及温曦来时,不过三三两两,少了层顾虑,步景的速度也就快了许多。温曦迎着风感受初夏清晨丝丝的凉意,鼻间萦绕着李玄昭身上隐约的檀香,多日来因着诸多烦心事宜困扰的心绪渐渐得到平缓。
“殿下,林大哥可回宜州了?”温曦侧头看向李玄昭。“六七日前已至。”李玄昭淡淡道。“倒是与我入学的时日相近。”温曦笑道。“是。”前方右侧有一低垂的枝干,李玄昭压低两人的身体,堪堪躲过那枝条。待两人直起身体后,温曦问道:“殿下知晓宜州书院入学的时日?”方问罢,温曦便羞赧自己这没头没脑的问话,先不说宜州书院在宜州的名声,稍有些心思的人即可轻易知晓,更别说自己这名帖还是李玄昭寻来的,他又如何不知晓。
李玄昭看着身前那人微红的耳尖,微笑道:“自是知晓。”言罢,瞧着那人的耳尖似乎更红了。“嗯。”温曦低头喏喏地作应答。片刻后,温曦缓过心绪道:“先前殿下给的名帖,温曦只用了一张。”“剩余的那张你就收好罢。”李玄昭淡然道。对于李玄昭来说,他只要知道温曦能在宜州书院入学即可,另一张是否排上用途他并不在意。
他知晓温曦入学的时日,亦晓得温曦平安到达宜州书院的经过,温曦想追寻的,他愿意尽自己的能力用这般不着痕迹的方式助其实现,他比谁都了解少年看似软糯的外表下那颗坚守自我的心。在静寂无人的时刻他也曾询问过自己,为何唯独对少年这般在意,这般倾注自己罕有的热情执着。静心思索,约莫除了那恰恰合着自己心意的容颜外,更多的是这少有的自我坚守,仿若遗世独立般的魏晋风骨。
温曦闻言点头,静默不再叨扰李玄昭。约莫过了两刻时辰,温曦三人到达重点河段区域。区域附近搭建了许多帐篷,帐篷周围有许多清理河道的工具,新丁有序往来于河道和帐篷之间,部分新丁已在河道内清理作业。温曦三人下马,随后步景、绝影便被人牵至阴凉处喂粮草。温曦随着李玄昭和安文江进入正中的一顶帐篷,此时帐篷内正候着数位谋士,看见李玄昭步入皆行礼恭候。
李玄昭并未走向帐篷内的主座,而是走向摆在帐篷正中的方桌,桌上放置着河道的绘图。温曦本意在众人间寻个空子看图,却被李玄昭带着走到方桌的右侧正对绘图,在他旁边站着的便是林峰,安文江则站在李玄昭的左侧。
“方才商讨到何处?”李玄昭出言道。“回禀殿下,尔等方才正商议着如何将从这片山地凿来的沙石安置到河道中。”其中一名谋士道。李玄昭看着绘图静默不语,当初李玄昭提及利用山地的沙石做护堤的材料,现如今防洪堤坝已沿着河段围了起来,可如何做到所谓的因势利导,让农田受灾的水患成为灌溉的利器却着实让人费解。众谋士按着李玄昭的提议寻思了些日子,却始终寻不出处理的好法子,面对这静默的李玄昭,一时间众人皆敛息不敢轻易出言。
“殿下看这处。”一旁静默的林峰指着绘图上的山地位置出言道:“这山地向西处凸伸,导致此处的红水河水流偏西且湍急,造成下游西涝东旱。微臣这几日仔细观察这处,寻思出了一个法子,或可将其化弊为利。”林峰言罢,从袖中另取出一张图纸,图纸所绘是重点河段的简易手绘图,少了周围地形干扰,更显简洁明了。李玄昭看着简易图纸的绘线,示意林峰继续。
☆、第二十六章
“这处凸伸的山尾,我们可以人力开凿岩石,从此处拦腰截断山体,如此便形成一个向东的分水口。留在江心的这块山体,可用石块砌成石埂加固,因其从山地离体,微臣故称其为离土。如此,便可利用开出的这分水口将红水河一分为二,这样一部分的河水可向东灌溉此处农田。”林峰边做讲解边用笔在图纸上描绘,看着图纸上被从中截断的山体,顺势设想实现后的境况,众人不经暗暗称奇,从来只道在河上做文章,却不曾想过要利用河道周围的事物,到底是昔日工部侍郎之子,术业有专攻。
“因这山地才使此处河段的地势西高东低,假使如你这般将山体截断,在冬春时节枯水时西面的田地依旧无水可灌溉。”其中一名谋士出言质疑道。“这便是我要提出的第二项工程建设方案。我们可沿着江心的离土往上游方向修筑一个长堤,这长堤可称其为红水堤。”林峰在图纸上粗略勾划出长堤的大致形状,顺水处的长堤呈梭尖状,中部略粗,尾部顺着河道形势弯曲回收,整体并不规整。
“如此,这红水堤可继续将红水河一分为二,西面的红水河原河道称之为外河,东面的河道称其为内河。若是冬春枯水期将至,我们仍可组织人力掏挖内河的河沙,致使内河的底部低于外河,让河水顺势流入内河灌溉西面农田。”李玄昭看着图纸,赞许道:“若是丰水季节,河水的表层清水会自然抢进内河,河水的底层浊水则流入较高的外江,如此我们倒是不必担心河沙淤塞河道。”林峰点头道:“正如殿下所言。”
“你设想的这个方案仅有效于流量正常的年份,若遇上某个流量极大的年份又该如何?这内河河道这般狭隘,河水怕是依旧会泛滥祸害西面田地。”李玄昭看向林峰正言道。“殿下无需担忧,微臣还有第三个建设工程,正是解决这内河河道狭隘问题的。”林峰继续直言道。
“我们可在红水堤最接近离土的位置,特意留出一段凹槽。这凹槽和堤的相似之处在于拦水,不同之处在于堤是做防护之用,可防止外河河水肆意漫过内河河水。而凹槽既做防护拦水之用,还能让河水漫过来。依据微臣的设想,这分水口极为狭窄,丰水时节,内河的水势必会涨高。而这涨高的水即可从凹槽处漫过,流到外江,这便使丰水时节的河水不至于会祸及西面农田。”
林峰稍顿,舒缓一下嗓子继续道:“这凹槽还有一妙用。诸位看分水口上游内河东岸的这处形状。”众人顺着林峰在图纸上的比划看去,“还是个曲形。”安文江笑道。“确是曲形。若是河水冲击到此处,便会顺势触及半挡着的山体岩壁,届时河水翻涌,底下泥沙朝上翻,翻过凹槽处,到达外河。这般便可处理内河泥沙淤积的问题。”至此,林峰将手中的笔放置在图纸一旁,静待李玄昭和众人的评议。
伴随林峰音落的是众人一时间的静默,待众人将林峰所言细细琢磨并在脑中一番排演后,李玄昭率先拍手称赞:“确是个好计策。”众人闻言,皆随李玄昭拍手,一时间称赞无数。“依你的计策,现如今我们最先要做的即是将山尾截断形成分水口。”李玄昭沉声道。“是。这分水口约莫竖宽六十尺,纵深一百二十尺,横长二百四十尺,可使河水能畅通流向东侧,减少西侧的河水流量。”
“第二个工程项目即是红水堤。为减缓河水对红水堤的侵蚀,除却加固外,仍需将其制成梭形,顺河道形势而行,首尾两处细狭,中间粗宽,做二次分流之用。第三项工程项目即是凹槽掏挖,既做调洪又做清淤之用。”林峰在图纸上将工程次序先后标好,并标上每项工程的项目规格。
李玄昭拿过完整的地形图对照林峰的简易图纸,又和众谋士商议三个项目的具体操作细节,将现有的人力、资源一一清点,每个项目安排有直接负责人,并根据项目的难易、急缓程度分配人力物力,任命林峰和安文江做督导,负责整个工程的监管。待工程事宜安排妥当后,李玄昭放下图纸和笔墨,正言道:“现如今已是五月,红水河的防洪治理工程迫在眉睫,望诸位仔细依据方才制定的方案进行工程建设,万事以百姓为先,共同守护宜州!”“我等谨遵殿下旨意!”
众人言罢皆领命离去,帐篷内徒留李玄昭、温曦、安文江和林峰四人。温曦看向林峰由衷赞道:“林大哥,你的治理方案集前人之大成后人之先河,堪称匠心独运!”“可不是,待工程完全建设完毕后,宜州一年之际均可进行农事灌溉,相信今后宜州百姓将不知饥馑。”安文江执扇笑道。
“若是能顺利建成自然是好,可现今我担忧因着汛期将近,工程无法顺利完成,届时宜州百姓仍需受水患困扰一年。”林峰忧心道。“依据《宜州县志》,宜州往年的汛期大致在六、七、八月间,主要是在六七月份,七月初旬乃汛期峰值。”安文江看向一旁静默的李玄昭出言道。“依据目前境况,势必无法完全实现三个项目的建设,我们只能先行开凿分水口,并要牢固分水口,使其不至遭河水过度冲毁。”李玄昭看着简易图纸上的分水口沉声道。
“那今年仍旧会有些田地会遭受水患侵害。”温曦皱眉道。“工程建设最讲究的就是循序渐进,如今已是五月,我们缺乏充裕的时间,部分田地受侵害无可避免,我们能做的就是届时让范太守安排官府的人与百姓一同多开通农田沟渠,将泛滥的河水往别处引流。”林峰言道。温曦点头不语。
“商讨了许久,殿下,不如我们到外边瞧瞧实况。”安文江建议道。“好。”李玄昭颔首,与温曦三人一同走出帐篷往河道走去。
作者有话要说: 水患的处理事宜具体参照都江堰,大家切莫考证,随意看看即可O(∩_∩)O哈!
☆、第二十七章
四人走出帐篷看见一派忙碌的景象,部分新丁在营地和河道之间搬运作业工具,部分新丁在拦起水的河道内作业,温曦往山地凸伸的方向看起,已有新丁持着工具在开凿,谋士们则或手执今晨初步定下的操作方案进行实地验查可行性,或在现场指挥作业。正督查间,一谋士走过来询问林峰相关的事宜,林峰向李玄昭示意先行离开,待李玄昭颔首即随着谋士往作业地方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