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囤地!发家!致富!(137)
白曙知道闪电自来熟的性子,他最容易对他人掏心掏肺,心里叹了一口气。怪不得奶奶常说,这个世界,蠢货太多了!
“就你被分到这儿了?长颈鹿和麻子呢?”白曙想到了一直和闪电为伴的那两人。若是没那两人,以闪电这样的性格,什么时候被人卖了都不知道。
闪电和长颈鹿、麻子,是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哥们,关系铁瓷着呢,不过这会儿,提到那两人,他脸上竟然闪过犹豫与不赞同的神色。
“有什么只管说,这都是自己人。”白三朝说道,他趁着乖孙和老婆子没注意,又偷拈了一颗田螺酿。
老丁的话果真没错,胖球儿的手艺真的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简单的田螺酿,做得那是超凡绝俗,把田螺的清甜、木耳的脆、大米的软糯结合得天衣无缝。
闪电压低声音,小声地说道:“他们俩都被分到了楚庭郊区,本来我也是要到那边去的,可是不知道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我转到了这边。”
白曙继续等着他的话,若只是这样,他倒是没必要露出那种矛盾的神色。
果真,闪电紧接着就附在白曙耳边,小声地说:“他们要游水去香城!”
游水去香城!白曙震惊,这哪里是那么简单的!且不说渡河之难是难以想象的,单说两岸之间的巡逻,就不是常人能躲避得了的!
“长颈鹿说,过了河,就是香城人了!”闪电话里有些向往。对于在楚庭长大的孩子,一江之隔的楚庭,在他们心目中是多么的神圣。那地方发达、先进,那地方遍地黄金,那地方是他们梦想中的天堂。
白曙拍了拍闪电,长颈鹿和麻子两人的目标都非常明确,他们俩相较于闪电,为人比较周全,渡河应该是做了周密的考量了。不过,真的要这样吗?白曙有些不明白。一旦离开楚庭,到了香城,他们就很难有回来的机会了。
此时,一阵说话声从不远处传来。
“谢谢冬二同志!若不是你,我用水就是个难题了!”
白曙和朱红、胖球儿、白三朝、白金氏几个头也不抬,他们已经司空见惯了。
洪晓东门前那口水缸里的水,是村里的男青年给她挑的。她每次只需要说些好话,就有人屁颠屁颠地过来帮她。
“蠢货!“白金氏看着一脸正经地走在冬二身边的洪晓东,眼中闪着蔑视。这女人还真的以为自己有多么金贵呢,哼,村里等着看她笑话的人可不少!真把村里人都当蠢货呢?以为她能在那么多男人中玩得游刃有余,啧,万一引火烧身那就有趣了!
洪晓东一回到知青宿舍,就见到一个陌生的面孔,她愣了一下,而后反应过来,她先跟白三朝和白金氏问好,叫了一声“白爷爷”“白奶奶”,以示自己的礼貌,继而看向闪电,“你就是新来的知青吧?”
都村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洪晓东有特殊的信息渠道,所以很早就知道村里要来两个新知青了。
闪电忙站了起来,“您好,我叫雷胜利。”
洪晓东笑了笑,“我叫洪晓东,你可以叫我晓东。我到都村已经五年多了,你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我。”
她说这句话的时候,朱红嘴巴撇了撇。她可还记得,当初洪晓东和她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洪晓东也说的是这样话。哼,这话还真是不诚心!
无论外面的动静如何大,但是第四间房的主人苏琳琳都没有出来,从搬进知青宿舍后,她就特别安静,像个隐形人一样。反倒是第六间的男知青,再一次推门出来了。
“我说你们……”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洪晓东打断了,“贾杀敌!”
那男知青诧异地看着洪晓东,有些疑惑,这女人是怎么知道他的名字的。
“你不记得我了?”洪晓东有些激动,“是我呀,晓东同志!我们当初在大都城串联的时候,同住政府食堂的呀!”
当年在大都城串联的时候,为了解决小红兵们的住宿问题,政府食堂被征用了,他们一大群小红兵就在食堂里打地铺。这样的生活过了三个月,后来小红兵招待处才解决了他们的住宿问题,他们才分散开来的。
贾杀敌搜索枯肠,还是没想到这个女人是谁,当年在政府食堂住的人太多了,一个个都是来了走,走了来,他并不是每一个都记得住。不过他还是露出了友好的笑容,“原来是晓东同志呀!很高兴又在这儿见到你。”
洪晓东看起来颇为激动,她快步走到贾杀敌面前,“真的很高兴,能再次相见。大家都说你响应号召,徒步回乡了……”当年,贾杀敌在小红兵里头,可算是个风云人物,是群里的带头人,革命觉悟还特高。
“晓东,我把水给你倒进缸里了!”
冬二地声音高亢,甚至还带着些嫉妒,他的声音把洪晓东的兴奋劲给打断了。
洪晓东这时候才想起,还有冬二那么一个人。她的脸色微变,扭头看向冬二,“冬二同志,真是太感谢您了,您就把水倒进我的水缸里就好了!”
她说这话的时候,表情非常平静,完全没有了刚才和冬二说话时的柔和,仿佛就是在吩咐一个搬水工一样。
现场,除了冬二和闪电之外,大家伙都能感觉到这样的不同,特别是白金氏和朱红。她们凭着女性特有的直觉,感觉到了猫腻。她俩相视一笑,东风来了,接下来就是看热闹的时候了。
白曙倒是没有什么等着看热闹的心,因为在新知青到村的第三天,胖球儿不小心把小鱼仔倒进稻田里的事情被举报了。
举报人就是洪晓东和贾杀敌。
事情的起因是贾杀敌负责给村里的稻田拔草,当他拔到最靠近宿舍这边的那块农田时,发现田里有黑色的东西在游动,他被吓了一跳,一下就跌倒在地里,坐坏了不少秧苗。而洪晓东正好看到这一幕,她突然就想胖球儿和白曙,当初他们俩提着两桶小鱼仔和田螺,一桶满当当的,一桶只有一丁点儿!
“是这样吗?丁榜!”董支书严肃地盘问胖球儿。
这是在村委办公室里。村里所有知青都被叫到了这里,董支书负责发问,范村长则负责旁听。
众目睽睽之下,胖球儿只得点点头,“我当时不小心失手……”
“哼!做错事还不及时报告!要不是被贾杀敌同志发现了,你是不是就要瞒着了?那田里的秧苗岂不是要被鱼儿吃光了!”洪晓东大气凛然地斥责道。胖球儿的做法,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他们这群知青在村里人心目中的形象了!
董支书脸色一沉,“我已经检查过了,的确是有些秧苗被鱼吃了!”
白曙脸色有些不好看,他这几天没忘记那些小鱼,但是白日里根本就没时间去抓,他想晚上出去收鱼苗,可是晚上田地间又有人巡逻,所以只能一拖再拖。
“那个,”闪电有些犹豫地说道,“田里有鱼,那不是很正常吗?”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他。
闪电被大家的反应吓了一跳,直拍小心肝,“你们难道不知道吗?我们那边是有人把鱼放进田里养的!”
“真的?”董支书有些将信将疑,“你不是为了包庇他,才撒谎的吧?”
“我不撒谎!我从不撒谎!”闪电就像是被人踩住了尾巴一样,跳了起来。
他最不喜欢被人说他撒谎了!他上幼儿园的时候,幼儿园的阿姨每次喂他喝牛奶的时候,都会多舀一勺子的奶粉,然后把那勺子奶粉倒在她带来的罐子里,带回去。他回家后,把这事情告诉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带他去幼儿园找阿姨,但是却被阿姨倒打一耙,说他撒谎,说他是个喜欢撒谎的小朋友。幸好,当时跟他在同一个幼儿园的长颈鹿和麻子出来帮他,说他们也看到了阿姨偷奶粉,不然他就真的变成了爱撒谎的小朋友了。
闪电的过激反应,出乎大家伙的预料。
“你别急,你慢慢说。”董支书只得安抚他。这群知青,最经不起吓,他们吃不了苦。隔壁村子就有个知青,因为被人冤枉偷了公家的粮,当天晚上就自杀了,人倒是救回来了,可是隔壁村也被市里点名批评了。
闪电感觉到自己刚才的反应过于激烈了,忙稳定了下来。
“我以前下乡学农的时候,见过农民朋友在田里养鱼。而且据说在田里养鱼,不仅鱼养得好,而且庄稼也长得好。”
对于闪电的话,在场人的反应各不一样。
范村长和董支书倒是兴奋的。
这可是有利于村里的大好事!
这可是立功的大好机会!
“胜利同志,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你细细说来!”董支书笑得像是一只老狐狸。对于一切能立功的大好事,他都非常感兴趣。
利国利民?闪电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和这几个字搭上关系。
第163章
·
稻田养鱼, 这是个大学问。闪电他们上学的时候学农,学的只是皮毛, 他哪里会知道应该怎么样才能做到稻田养鱼……
“我记得田里似乎是有沟的……”闪电吞吞吐吐,才说出这么一句话。他当初还只是个小毛孩,只顾着玩, 只顾着累, 哪里会去打听怎么养鱼!
董支书有些失望, “还有别的吗?我看过那片田了,鱼吃秧苗, 有些秧苗被吃了。怎样才能防止鱼吃苗?”董支书有些着急,眼睁睁看着一个大好的机会就摆在他面前,而他却不能立刻抓到,真是挠人心肝!
“我, 我也不知道,”闪电说到这, 就见到董支书和范村长脸上露出了沉重的哀伤, 仿佛他做了什么天大的坏事一样, 于是,他到嘴的话转了一个弯,“我记得, 他们似乎是割草喂鱼的……”
“喂草?”董支书还想再问什么, 却被范村长拦住了, “你也别逼他了, 让他慢慢想。况且既然有地方能做到稻田养鱼, 咱们今年试一试就知道成不成了。”
这些年,经过了挺多事,范村长和董支书的关系不再像以前那样争锋相对了。都说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都村的兴盛,就是他们共同的利益,为了这共同的利益,他们很多情况下,都是一致对外的。
“可是这事情,必须跟市里请示一下。”董支书有些苦恼,拿着眼睛瞅范村长。
“那你快去!这事情是好事,市里会支持的。”范村长哪里会不知道,董支书这是想要在市里出风头的意思。不过这事情,成功的几率一半一半,董支书到市里去报备,这可是承担了一半的风险。
“那成,这事情你们先搁这儿讨论讨论,我回去想想要怎么跟市里打报告!”董支书知道自己搞搞思想建设还行,但是在庄稼上,真的是比不过范村长。什么人有什么能力,就应当放在什么岗位上,这一点是他这些年来学到的最实用的道理。
范村长把椅子挪了挪,靠近闪电,亲切地询问:“你先跟我说说,你去学农的时候,都看到了什么!”
白曙和胖球儿交换了一个眼神,幸好有闪电,也幸好闪电家乡那边有稻田养鱼的先例,这才暂时把胖球儿惹的祸事给揭了过去!
白曙和胖球儿倒是庆幸了,但是洪晓东和贾杀敌那就是大大的不爽快了。他们本来以为是抓住了胖球儿的错,没想到事情重拿轻放了。
白曙瞟了一眼郁郁不乐的洪晓东一眼,经过刚才董支书的反应,他大致确认,董支书和她根本就没有任何见不得人的关系!当初大、奶奶跟他说的那事情,如果不是以讹传讹,那传言中的对象可能另有其人。
这事情的后续,就跟白曙和胖球儿没有多大关系了。闪电成了村里的香馍馍,每天被范村长带着,跟村里好些个庄稼老把势围在一起讨论,一讨论就是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