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末世到异世(77)
她话刚说完,听雨就气冲冲的道:“什么叫说了户人家,明明就是想要把你卖给商户人家做小。”
既然是这样的话,商清月也能理解她为什么愿意跟着去丹州了,于是转头看向听雨问道:“那你呢?”
“主君知道的,我早就没了父母,去哪里都是一样,”听雨耸了耸肩道:“跟着主子跟主君,还不用担心被许给不愿意的人。”
说完她又吐了吐舌头,调皮道:“而且小主子这么可爱,要是不去丹州,以后不就看不到了吗?”
商清月笑着斥道:“就你机灵。”
两个大丫鬟跟着他们一起去丹州的事,也就这么定了下来。
如果没有特殊的原因,又有几人愿意背井离乡,所以给了下人们选择的权利后,除了素雪跟听雨外,秦洛川就没觉得还有人会跟着他们去丹州。
只能说人都有失算的时候,他跟商清月平日里对待下人宽厚,那些已经没有家人,或者跟素雪一样,跟家里存在矛盾的人,会选择跟他们一同前去丹州也是正常。
所以第二日秦洛川问大家选择的时候,八人里面有六人是愿意跟着他们一起走的,包括经常跟在秦洛川身边的那个小厮,他父亲是厨子,母亲也在府里做事,一家人都决定跟着去。
有这些用惯了的人,到了丹州之后,商清月会轻松不少,而且秦洛川到时候离家办事,也能放心许多。
。
户部花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把赈灾的钱粮跟西南军的军饷都准备得差不多了。
因为马上就要离开京城,这几日秦洛川几乎每天都有不同的送别宴要参加,同僚的、关系颇好的读书人的,因为不知道这次分别后还会不会再有见面的机会,而且这些人都知道他的性格,不会把聚会的地点选在他不去的地方,因此只要时间上不冲突,秦洛川都会参加。
到最后临出发前一天,秦洛川则自己在家里摆了宴席,邀请了杨曦跟温时宴他们。
都是关系亲近的好友,秦洛川跟商清月特意自己下厨做了不少的菜招待。
杨曦虽然很多时候都没心没肺,但想到自此一别,不知道何年才会相见,吃着吃着就红了眼眶。
温时宴也有些戚戚然。
秦洛川不想把气氛弄得太伤感,就拍了拍杨曦的肩膀道:“虽然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不能吃到我做的菜了,是有一些遗憾,但你也没必要这么难过,茶楼还在开着,想吃了去那里解解馋也是一样的。”
“我没……有……”杨曦说完后领会到他的意思,也跟着笑了笑道:“你说得有道理,反正我是茶楼的贵宾,想要吃什么菜都可以,还不用排队。”
两人这么一调侃,之后的气氛轻松了不少,大家互相说说今后的打算,以及约好等秦洛川在丹州那边安定了下来,温时宴他们再找机会去丹州游玩。
温时宴除了要管理《文谈》书刊的事外,其他的时候跟明欣公主两人都没什么事情,想要出去游玩有的是时间,而且在参加科考之前,他就走过大炎许多的地方,说了要去丹州就是真的要去,听得连想要回雨溪镇探亲都没机会的杨曦羡慕得不行。
几人说说笑笑,宴席一直到下午的时候才散,秦洛川跟商清月亲自把他们送到门外,看着人上了马车后离去,两人都有些失落。
并肩在门口站了许久才转身进去,却被守门的小厮叫住,递了个卷成筒状的张纸递给秦洛川道:“主子,这是刚才有个小男孩送过来的,说是有人让他给到这家主人的。”
让小男孩送信,又是给到守门的小厮,明显就是不想让他知道是谁,秦洛川接过后,先是朝门外扫了一眼,大门临街这边空荡荡的,连个行人都没有,更不会有什么可疑的人。
因此他也不着急,直到进入宅子后,才信手把纸打开。
看到里面的内容后,秦洛川不由狠狠地皱了下眉。
商清月见状问道:“里面写了什么?”
秦洛川直接把手里的纸条递了过去。
就着秦洛川的手,商清月看清了上面那没头没尾的几个字:路上守好救灾的钱粮。
第八十二章
“夫君!”商清月没忍住惊呼出声。
“嘘。”秦洛川出声制止。
商清月闻言立马收声, 等回到房间后, 他才担忧道:“夫君, 我们要不要禀告皇上?”
“不用。”秦洛川道。
就刚刚从门口到他们房间这一路,他差不多把事情的可能都想了一遍。
就这么一张不知道来头的纸条,禀告皇上顶多也就是多派些人随他们一同去丹州, 还容易打草惊蛇。
让他路上守好救灾的钱粮,乍一看都会觉得是有人从哪里听到了什么消息, 便传信给他们示警。
但仔细一想的话, 却发现不仅仅是这样, 救灾的钱粮是跟西南的军饷一同从京城南下的,对方却只说了让他看好救灾的钱粮, 明显是知道更详细的消息。
很可能是有人要给他使绊子想让他失职,却又不敢拿军饷动手。
赈灾的钱粮还在京城的时候肯定是安全的,途中又跟军饷一起走,只有到丹州地界后才会分开, 之后军饷运往蓉城,救灾的钱粮则会运往遭水患的地方。
这么一推断,就连如果出事,对方会在什么地段动手秦洛川都猜到了, 毕竟从京城一直到丹州, 除了负责押送赈灾钱粮的人员外,还有返回蓉城的那一百多个将士, 就算是亡命之徒,也不会想不通的这个时候来搞事情。
而到丹州地界, 跟前往蓉城的军饷分开后就不同了,押送人员有一部分要随军饷而走,那一百多名将士按照规矩也要先去蓉城,他们这边的人手一下子就要少一多半,发生水灾的地方又必然伴随着混乱,到时候要是发生点什么意外,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想通这其中的关节后,想要不被人算计并不难。
商清月看秦洛川皱着的眉头一点点的舒展开,嘴角也勾起一抹略微有些得意的笑容,也跟着放心了不少,问道:“夫君可是想到了解决的办法?”
“嗯,”秦洛川道,“只是到时候需要哥哥帮忙。”
商清月道:“哥哥肯定会同意的。”
抓紧最后一下午的时间做好安排,之后秦洛川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仿佛那个传信的纸条不曾出现过一样。
次日清晨,装着军饷跟赈灾物资的马车准时从南城门出京,从蓉城来的那一百多个将士在最前面开路,之后每一辆马车都有两个负责押送的人员,秦洛川是此行负责的官员,又是文官,自然是在最后面。
商清月跟周寻他们这些同行眷属的马车也是跟在队伍的最后面,他便干脆跟商清月还有小团子共乘一辆马车,打着节约的名头,也没人能说他什么。
马车驶往城门的途中,百姓纷纷避让,最开始都只是静静地站在街边看着。
渐渐地开始有书生在旁边念送别的诗句,秦洛川听力好,乍一听还不由愣了下。
商清月问道:“怎么了?”
“我好像听到有人在外面念诗。”秦洛川疑惑道,仍旧是凝神细听。
马车往前行驶,声音逐渐变得清晰,后来商清月也听到了,两人都诧异的扬了扬眉。
秦洛川掀起马车的帘子,就见街边的空地上,站了约五六个书生正朗声读诗,看他打起帘子往外张望也没停下来,只是神情里多了几分克制不住的激动。
弄得秦洛川不由自主的朝他们挥了挥手。
马车转过一条街道继续往前,隔了一段距离后,又遇到两拨聚在一起念诗的书生,大家或神色严肃,或面含敬佩。
秦洛川透过马车窄小的窗子往外看,没再说话,表情也跟着变得严肃。
自为官以来,他做的让世人知晓的也不过就那三件事,一是跟杨曦他们一起修完了前朝史,二是创办了《文谈》书刊,还有就是告发了齐梁平贪污的事。
前两样不过是他能力范围内完成的工作,以及帮好友出的点子而已,后一样更是作为一个官员应该做的,却不想被这些书生看得如此重要。
殊不知告发齐梁平的事倒还好,一年不到的时间修完前朝史,紧接着又创办了《文谈》,已经让他成为了天下大部分读书人的偶像。
但这些并不妨碍他此刻的心情,被那些满怀倾佩的眼神一点一点激发出来的斗志,让秦洛川脱口道:“我一定会治理好云江的水患,让丹州成为跟江南一样的富饶之地。”
因为努力做出的一切,这个时代会记住,这里的人们也会记住。
商清月怔了一下,接着展颜道:“我相信夫君。”
小团子也跟着奶声奶气的学道:“相信……爹爹。”
他们三人说话的声音并不大,但马车的帘子并没放下,有临街而立的妇人看到了小团子坐在商清月腿上软软糯糯的朝秦洛川说话,忍不住高声喊道:“秦大人你可要早日回京啊,我家闺女还等着跟你家小少爷结亲呢。”
街边的商贩行人闻言全都发出善意的哄笑,甚至有人接腔道:“一边去,别跟我家闺女抢。”
民风开放就这点不好,百姓可以随意谈论官员,秦洛川甚至怀疑,刚刚喊那一声的妇人,家里到底有没有闺女还不知道呢。
再看看自家可爱的小团子,秦洛川瞬间就不乐意,手一拉就把马车的帘子给放了下来。
前往丹州的路程中,秦洛川没让素雪和听雨跟自己一辆马车,因而车里就他们一家三口,马车是秦洛川亲自改装过的,十分宽敞舒适,小团子又乖巧,除了要人陪着他玩外,待在马车里也是不哭不闹的,所以行程并不觉得辛苦。
赈灾之事不能耽搁,除了每天晚上会在驿站休息之外,白天都在赶路,不到十天的时间,文官以及随行的眷属里不少人就已经累病了,反而是刚满周岁没多久的小团子,每天好吃好睡的,精神好得不行。
这天中午队伍在一处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停下,伙夫开始生火做饭,秦洛川则下马车开始检查装着军饷跟赈灾物资的车辆,这是他每天早上从驿站出发,中午吃饭,以及晚上到驿站后都要做的事情。
商清月也抱着小团子一起下了马车道:“我去后面看看寻哥。”
“把早上买的枇杷带些过去吧。”秦洛川叮嘱道,说完商清月去拿马车里的枇杷,他则去后面把素雪叫了过来,让她在马车里守着,这才跟商清月各自离开。
从他们马车这里走到最前面,就能把所有装着物资的车辆都检查一遍,如往常一样,包括封条在内,都仔细看过之后,秦洛川这才朝跟将士们一起站在树荫下休息的商明和走去。
包括孙将军在内,大家都知道他们两人是姻亲关系,因此秦洛川也没避讳,直接道:“随我去后面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