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他所在的省市,又混乱不已,出行并不方便,也就这两年稍微安定了些。
潭城的情况,倒是要好不少,这几年他和况家的通信也没断过,知道况家的人的情况还不错,也就没回去探亲的计划。
尽管这些年和谭家人的关系出处得越来越好,但他毕竟不是原主,有些感情还是有差别的。
对家人、家乡的思念他不比其他人少,但他思念的家人和家乡,却是隔着时空的距离,已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除了没有那么强烈的探亲意愿,他也的确走不太开。
首先就是培训班这事,今年还是12月、1月、2月这三个月。探亲回家也基本上在春节的前后,今年的春节是2月中旬期间,时间上有冲突。
接着就是他小院中的事离不了人。
他是一个人住,要是回潭城,豆豆得找人代养,小菜园的药材和灵植得找能信任的人照顾,家中的一些物品也得有人看着才行。
想要找到一个能把这些托付出去的人,况叶心底没有合适的人选。
“嗯,况叶哥你之前回去过,这事还得向你请教一番,有些什么需要注意的还请你指点指点。”姜雨点头。
知青宿舍今年可以回家探亲的有三人,她、朱静、周光旭。周光旭因为特殊原因,不准备回去,所以只有她和朱静。
两人是第一次回去,了解到况叶之前有回去过,就准备向他取取经。
“有熟悉的同乡没?有的话最好联系他们一起走。”这个时代出门可不像他原本的时代,一个人可以走得潇潇洒洒。
结伴出行,在这个时代不仅更加安全,还能方便许多。
“有,我和静静已经联系好了今年要回去的同乡。”姜雨答道,知道今年能回家探亲,她和朱静早就盼着这一天。
其他的知青也一样,结伴而行的人,早早的就联系过了。
“那就好,其实能给的建议不多,毕竟我上次探亲回去已经是六年前了,有很多东西都和现在不一样。”知道两人已经联系好了结伴同行的人,况叶点头。
两人这么早就联系好了人,说明她们为此也准备了不少,其实很多事应该也考虑到了。
这几年的变化应该不小,他能给的建议也不多。
“我和静静还是有些担心,能多一些况叶哥的建议,也尽量能周全些,还是麻烦你给我们说说吧。”姜雨并没有放弃,能多取点经也能让心里更安定一些。
“行吧,我这边也说说。我记得你们这一批知青不少,今年探亲回去的人应该不少,到时候车况应该非常的拥挤,这个你们得做好准备。
提前把票订好,还有行李的话尽量精简些吧,太多了上车困难不说,还得花费更多的精力看顾。”
见此,况叶也就提了一个建议。
这个时代的长途交通,大部分都得坐火车。
姜雨和朱静,一个家在斗城,一个在锦城。回去的话,都得去观市乘坐火车。
而这个时代的火车,况叶是深有感触。
回潭城的时候,正值春节的前夕,乘车的旅客非常的多,幸而提前买好了票,要不然一天两夜的时间,在车上没有座位,挤在走廊过道中,可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
特别是晚上休息的时候,很多无座位的旅客,都是挤在犄角旮旯找个能睡觉的地方。
他记得当时座位底下、行李架上都有人睡觉,过道中更是挤着相互依靠的乘客,想要上个厕所都得“翻山越岭”惊动一大片人。
而这次回城探亲的知青肯定不少,比起他那个时候要多太多,火车上的拥挤程度必然跟上一层楼。
“嗯,我和静静记下了,况叶哥还有需要注意的吗?”姜雨和朱静点头。
提前买票这事她们是有准备,但精简行李这事倒是没怎么考虑过。就算插队的生活有些困苦,但回家的时候,她们还是想带些礼物回家,再加上路上要用到的东西,以及一些换洗的衣物等,到时候行李应该不少。
有了况叶的提醒,两人也想起和她们同一批下乡的知青总人数不少。
这个具体的数字,在七零年的时候有相关的报道,仅仅六九年,全国下乡的知青就接近三百万人。
要是在加上前边的老知青,这人数还要更多。
有机会回家探亲,大多数人都是不愿意错过的,到时候乘坐火车的人必然不少,的确需要考虑行李的问题。
看着两人望向自己的目光,况叶也思考了一下,在结合自身的经验,给出了几个小小的建议。
比如这途中的口粮准备、转成间的休息地点选择、不要和同伴走散、时刻注意自身安全问题等等。
对于他的建议,姜雨和朱静也频频点头。
她们其实出远门也只有当初下乡的那一次,当年大串连的时候因为家中管束,并没有跟着去外面见识。
所以经验不多,这次探亲假要经历这么远的路途,两人心中的忐忑不少,况叶给出的建议,也能帮助她们建立些信心。
就在交谈间,队伍也在不断的前进,最终也轮到了况叶。
七一年的粮食产量,相比七零年要少一成,主要是秋粮因为七月底那场自然灾害减产了不少。
不过好在有蜜薯产量的支撑,队员们领到的口粮还是够每人三百六十斤的基础。
况叶去年有三个月的时间没上工,按照他上工获得的工分来算的话,是领不够这三百六十斤的口粮的。
为此,他还是和去年一样,用药品兑换了一些公分,补齐了这之间的差额。
但兑换的工分这事有限制,今年他领到的口粮还是只有三百六十斤出头,其中红薯更是占据了不少的分量。
领到口粮后,花了些时间运回去并储藏好,时间也才十点左右。
第181章
储存好自己的口粮后, 况叶挑着空出来的箩筐再次出门。
同为知青,有时候他也会给周光旭他们搭把手。
住在知青宿舍的五人,今天要把他们分配到的口粮运回知青宿舍,得费不少劲。
五个知青, 按照最基础的三百六十斤口粮计算的话, 加起来就有一千八百斤。
更何况, 周光旭几人, 除了今年下乡的王月兰和罗佳只有三百六十斤的基础口粮, 另外的三人都要比这多。
而今年的口粮中,红薯的占比不小, 按照5:1换算下来,这分量就更是不轻。
五人实际要搬运的粮食总重量,大约有三千多斤。
所以趁着还有些空闲时间,况叶准备去搭把手。
走到二小队的仓库位置,他很快就找到周光旭几人, 此时他们已经把小麦、玉米等粮食运送回了知青宿舍,现在正在窑窖旁边运红薯。
有况叶的帮忙,跑了两趟就几人的红薯就被全部运回知青宿舍。
关于窖藏红薯,周光旭他们经过前两年的讨教,如今也有了经验, 土窖也早早的准备好了。
等到他们把红薯窖藏好,况叶看了一下时间,也才十一点出头。
周光旭几人为答谢他的帮忙, 以及平时的照顾,极力留他在知青宿舍吃了顿午饭。
等到午饭结束后, 况叶几人闲聊了一会儿就提出了告辞,下午他还得去公社上课。
领完口粮后十天左右, 就是农历腊月。
况叶忙着自己的事的时候,今年要回家探亲的知青也在活动。
这段时间,他好几次都在九大队看到了其他生产大队的知青。
这些知青,他大致都有些印象。之前招工的时候,姜雨他们那一批下乡的知青,因为当初的那场会议,他基本上都认了个脸熟。
来九大队找姜雨、朱静的知青,据他了解都是两人同乡。
除了九大队,这段时间场镇上也经常见到知青的身影。
冬季农闲比较好请假,加上知青们要回家探亲,各个生产大队就更是放宽了不少。
来场镇的知青,都是在为回家探亲做准备,有联系同行者的,有为提前购买车票做准备的,也有购买探亲要带的物品的。
随着时间越发的接近年关,要回家探亲的知青们也陆续的动身,九大队的姜雨、朱静两人,也在小年后的第二天和结伴同行的知青往县城而去。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