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娘笑出满脸皱纹,“这有啥好客气的!”
严琼看向孙大娘停止搅拌的糊糊,好奇的问道:“大娘您这是在做什么好吃的?”
孙大娘笑眯眯道:“普粄!”
说完就将锅里搅拌好的淡黄色的糊糊倒入干净的盆里,装满了就换下一个,很快就好了,然后把大铁锅洗干净,继续倒入用粘米磨好的米浆,加入适量的碱水,小火,慢慢的搅拌,直到米浆变成淡黄色,变成糊糊状就好了。
一开始比较好搅拌,到了后面,越来越粘稠,搅拌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没动过手或者力道不大的都搅拌不动。
严琼掏出手机百|度了一下,没翻到,扭头看向蓝瑜,“普粄是啥?”说完换了个关键词,“和黄粄有啥关系吗?”
“我也只知道叫做普粄,和黄粄没有关系。”蓝瑜耸肩。
普粄是粘米磨成米浆,然后倒入铁锅里加入适量的碱水,缓慢搅和成糊状,然后倒入容器里面定型。容器一般是大铁盆,等到晾凉成型之后倒扣在干净的桌子上,用菜刀切下一块,直接切成条状备用。
起锅烧油,葱姜蒜爆香,瘦肉或者腊肉炒香,然后加入切成条的普粄,加入适量的盐就可以起锅了。
一般当做菜来吃,当然,小孩子和年轻人把这个当成饭吃,盐放少一点就行了。
一整个普粄是没有味道的,因为是粘米米浆制作的,不粘,切的时候也很好切。
黄粄的制作过程比较麻烦,选材也有讲究,普粄就南方的粘米就可以,碱水也没有要求。
黄粄主要使用的原料是一种糯性(即软硬度),在粘米与糯米之间的稻谷。
找到一种被称为黄粄树的丛生灌木,直接烧成灰制作出碱水。
作为黄粄原材料的稻谷碾成白米,筛选干净,直接用冷水浸泡,泡得时间够了,就直接用木桶蒸熟,加入前面制作好的碱水,拌匀晾凉,再次上锅蒸熟。
蒸熟后倒入石臼,先用专门的木锤将米饭轻轻地碾碎,然后开始用力的舂打,直至打成糊状,最后倒出来装盆,可以放到脸盆里定型,也可以用手团成长条状,便于售卖。
一般直接吃就随意了,黄粄比普粄粘性大,炒着吃的时候,要先煎至两面金黄,不然很容易黏在一起。
相比较于黄粄定型冷却后会变硬好保存,定型冷下来的普粄保质期就没那么长了,要是春天天气热,比较容易发霉。
严琼看了看关于黄粄的描述,又看了看锅里的糊糊,扭头看了一眼蓝瑜:“好吃么?”
“你等着。”蓝瑜看了一下灶里的柴火,暂时不用看着,往东边走去。
明天清明,要准备的东西有点多,黄粄和普粄都得有,还有白粄。
前文苎叶粄的时候说过,白粄一般被这边当地的村民当做祭祀所用,或者谁家老人要是去了,等白事做完就要给全村发做好的白粄。
祭祀和白事的白粄,做法和普粄差不多,粘米磨成米浆,倒入锅里,小火搅拌成糊糊状,这期间一定要加入一点盐调味。
白粄的糊糊要比普粄的更粘稠一点,有点像是黄粄从石臼里出来的那样,水分比较少。
这时候就要准备好清洗干净的木头磨具,磨具就像是一个洗衣服的棒槌,侧面切了一刀变成两部分,中间挖空,雕刻上梅花等图案,把适量白粄糊糊放进去,棒槌用力合上,一个印上花纹的白粄就做好了,放到一旁晾凉就行了。
蓝瑜过来的时候,钟老正在印白粄,看到蓝瑜乐呵呵的打招呼,“来了!”说完指着正在炒普粄的林大勇,“刚好新的一锅出炉。”
蓝瑜笑:“我就是冲着这锅来的。”
钟老:“哈哈哈哈!”
蓝瑜装了一大碗炒普粄,里面有笋丁,腊肉,大蒜叶还有豆芽菜,还有一些小虾米,闻起来可香了。
听说蓝瑜还要炒黄粄,林大勇看了看身后的桌子,指着一个倒扣的盆道,“那里还有一盘炒黄粄,你拿去先吃。”
蓝瑜应了一声,正要走就听到等在林大勇前面排队等着炒普粄的游客眼睛一亮:“还有炒黄粄!”
林大勇连连摆手:“没了,最后一份。”
游客露出失望的神情,后面排着队的也纷纷探出脑袋喊着还有炒黄粄,他也要一份。
林大勇赶紧提高音量,“炒黄粄没有了!一点都没有了!而且炒黄粄太麻烦了,今天不炒了!”
黄粄要先煎至两面金黄,太费时间了。
本就是被村长拉来帮忙的林大勇不想再炒黄粄了,普粄多好,切条直接炒,然后就起锅。
正要把自己手上刚买的黄粄拎起来说我出原材料的游客一脸失望,“行吧,来一份炒普粄。”
林大勇爽快的应道:“好嘞!”
铁锅里想起噼里啪啦让人愉悦的声响,然后就是腊肉的香气在空气之中开始飘散。
蓝瑜端着炒普粄和炒黄粄离开的时候回头看了一眼林大勇,深深表以同情。
带着游客到处采摘各种野菜的村民多了,广场这边人手就有点不够,农庄开业,清明,游客更多了,广场这边人手严重不足,原本没有来摆摊的林大勇等人也被村长抓壮丁了。
尤其是清明节到来之际,村长给游客提供了炒黄粄和炒普粄之后,好些农庄里的游客都出来尝一尝这难得的美味。
黄粄和普粄还能买点带回家煮,比较近的游客都乐意带一点回家,也不贵。
更多人喜欢吃现成的,因此,广场这边的美食摊子不但没少,最近还多了好些。
蓝瑜拿了两把筷子,搬了个小凳子,两盘菜就这么放在两人中间。
蓝瑜比较喜欢炒普粄,因为比较不粘,炒黄粄比较考验技术,手艺好的黄粄煎得好,大火爆炒后很好吃,外酥里面软嫩,还有一点嚼劲。
普粄的口感就比较脆,一口下去有一点韧性的普粄条就被咬断了,加上腊肉的油脂,笋丁的鲜甜还有大蒜叶的清香,原本寡淡无味的普粄吃起来就恰到好处,也不会喧宾夺主。
严琼两个都尝了一下,更喜欢的是炒黄粄,吃得很香。
两人吃完没多久,孙大娘的普粄就做完了,留了足够明天用的量,其他晾凉定型的很快就被游客给抢光了。
蓝瑜和严琼起身往老宅走去的时候,孙大娘也脚步匆忙的扛着锄头往灵兽草田那边走去。
严琼看着孙大娘风风火火的背影,赞叹道:“真勤劳啊。”
就目前林家村的游客量,只要在广场那边摆个摊子,一个月的收入就很可观了,更何况孙大娘的手艺还那么好。
严琼也是吃过孙大娘的油炸糕的,刚出锅的油炸糕香气霸道,要是有风,整个广场都是油炸糕的味道。
更何况还有灵兽草田的收入,严琼看着林家村村民这段时间忙得脚跟打后脑勺,是打心底敬佩他们的勤劳。
林家村的村民除了几个有副业的,比如林大勇,家里的水稻和灵兽草种的少,其他村民,水稻田,灵兽草田需要看顾不说,家里的牲畜定期需要清理栏圈,自家前院后院的菜地有了大量游客的自助采摘活动,消耗可快了,翻地,撒种子,浇水,事情可多了呢。
现在游客多了,趁着春天还没过去,大家都积极的带着游客在村子里周围安全的地界搞采摘野菜活动,加上村长组织的采野茶活动,几乎是从早忙到晚。
如今林家村和游客之间产生的农场品交易量是很可怕的,要知道林家村的游客是从元宵猜灯谜活动后开始大量增长的,在这之前,林家村的农场品仅仅只是自给自足,还有一些富余带去城里售卖。
但是量并不多,尤其是当灵兽草开始种植之后,村民们就是去城里售卖农场品的时间都没有。
之后更是改建村子,然后过年又是大量消耗自家的各种粮食和蔬菜。
主食倒是不用担心,不用交税的村民们一般很少把稻谷售卖出去,基本上家家都有一个巨大的谷仓,就算有去年的谷子,也直接卖给林大勇,不愁没地方去。
自从有了游客之后,林家村吃纯粮食的牲畜和后院里几乎不打农药刚能够采摘就拿来售卖的蔬菜简直供不应求。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