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言(下)(91)
历史按照预定轨迹前行,行进途中却总会不期然间拐向岔路。
喀山成功打入军队上层,自然方便他获取情报,可也加大了脱身难度。若是身份-暴-露,绝对是九死一生。
对待内部“敌人”,布尔什维克一向不会手软。死自己人手里军官,恐怕比二战时死德国人手里还多。
“哑叔,喀山情况很危险。”李谨言拧起眉头,“他想好该怎么脱身了?”
哑叔没点头,也没摇头,李谨言猜到了答案。
“哑叔……”他声音有些发哑,想说些什么,到后,却一个字都没出口。
九月末,欧洲西线,比利时军队和英军攻入了伊普雷突出部,比利时人尤其欢欣鼓舞,四年战争中,大片比利时国土被德军占领,大量比利时人被迫流亡国外,如今,他们终于能回家了。
北线,比利时军队也表现得异常勇猛,比起英国人,他们完全是为了夺回国土而战。就算德军后撤途中采用焦土政策,沿途不留一物,比利时人也不乎,房屋可以重建,农田可以再开垦,现,他们只想回到自己家园。
华夏远征军攻破亚眠之后进入短暂休整,美国远征军却因圣米耶尔一战信心大增,紧咬住德军不妨,高涨热情让美国牛仔相信,他们很就会攻入柏林。
事实上,美军圣米耶尔打败只是德国后续部队,并没遇上德军中硬茬,就算如此,能独自取得一场胜利,也足以让潘兴将军露出笑容。
美队会继续证明自己,他下令部队开往兴登堡防线,进入阿尔贡森林。
德军此时正有序大面积撤出占领区。亚眠之战后,德军统帅部就下达了命令。
九月二十六日,保加利亚退出大战,鲁登道夫建议兴登堡从占领欧洲区撤出,并根据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纲要向协约国求和。战场形势对德国十分不利,不此时求和,情况只会糟糕。
兴登堡接受了鲁登道夫建议,向德皇威廉二世进言:“此时停战,是为了避免大灾难。”
由于英国海上封锁,德国人生活每况愈下,前线作战士兵和后方平民一样都饿肚子,再坚强士兵也无法饿着肚子作战,持续恶化经济,只会危害德皇统治,被推翻沙皇尼古拉二世就是前车之鉴。
威廉二世不想重蹈表兄弟覆辙,他采纳了兴登堡进言。
十月初,席卷欧洲西班牙大流感彻底爆发,每天都有人因患病死去。无论是前线士兵,还是后方贵族和平民,无人能够幸免。当西班牙国王也传出染病消息,恐慌情绪开始蔓延。
黑死病差一点毁灭了整个欧洲,很多人以为厄运再次降临。
无法确定病源,没有特效药物,越来越多人被感染,情况糟糕西班牙,整个城镇都是患病人群。
医院里人满为患,口罩价格高到离谱,一些医生采用高价购买磺胺治疗肺炎患者,但没等到患者病愈,医生和护士却倒下了。
前线作战士兵也有不少患病,感染人数持续上升。
欧洲人感到惊恐,美国人也束手无策,这个时候,有人发现,华夏远征军至今没有士兵因这种疾病而死亡。就算有士兵患病,也会随军医生治疗下很痊愈。
先发现这一点是美国人,当又一个发着高烧士兵被抬走后,一名曾和华夏远征军有过接触美医突然说道:”华夏人一定有办法!”
“华夏人?”
“是,他们很少生病,就算生病也不会死亡。”
美医猜测引起了上级注意,很,消息就送到潘兴将军面前。战争进行到现,离胜利只有一步之遥,若是因为疾病——暴-发-止步不前,很可能产生其他变数。
华夏远征军指挥部中,宋武放下电话,转头对正看地图楼少帅说道:“长风,这事怎么办?”
“我看不用管。”一旁马少帅敲了敲放桌上钢盔,“一个不好又要赖到咱们头上。没听有人说这病是咱们带来?要不是姓龙拦着,老子揍死那孙子!”
“怎么又扯上我了?”龙少帅皱了皱眉。
随第二批远征军抵达几名少帅对联军内部谈不上了解,没有贸然开口。看情形,彼此关系并不怎么样。
“没有治病药。”楼少帅终于抬起头,放下铅笔,“实话实说。”
“咱们喝药时,那帮美国人可是看到了。”
楼少帅语气平淡,“告诉他们喝中药能预防,他们会喝?”
众人面面相觑,确,告诉他们,也未必有人乐意喝。
至于李谨言曾电报中提及,乔乐山和丁肇研发中特效药,楼少帅还没打算透露给洋人知道。
238
十月三日,经过选举,华夏民主共和国新国会在众议院成立。
远在欧洲的华夏远征军通过电报得知这一消息。彼时,华夏大兵们正同美军一起,在多山的阿尔贡地区艰难跋涉。即便有疾病的威胁,协约国也没有停止进攻的步伐,相比起缺少食物和药品的德军,联军具有更大的优势。
至于华夏军队有治疗疾病的方法一事,最终不了了之,那种黑色的药汤,大多数联军士兵都不愿意也不可能尝试。
英法联军和比利时军队向兴登堡防线发起猛攻,华夏远征军和美国远征军则突进阿尔贡。
十月五日,兴登堡防线被联军突破,三万五千德军被俘,大量的火炮和机枪被缴获,在英军看来,此战已瓦解德军最后的防线,胜利近在眼前。华夏远征军和美国远征军的进攻却并不那么顺利。崎岖的山路不适合坦克行进,丑八怪再“优秀”,也只是相对于这个时代的坦克而言。联军只能依靠大炮开路。
遇到障碍,架起大炮轰出一条路,继续前进。
美国大兵显然对这种战斗方式适应不良,华夏军队中,也只有滇军和猎户出身的兵哥还能游刃有余。
“见了鬼了!”
休息的命令下达,一个华夏大兵靠着树干坐在地上,从口袋中掏出一包饼干,拧开水壶的盖子,猛灌了一口。
“什么时候是个头!”
路不好走,还要面临随时会遇到的德军突袭,兵哥们还算是好的,美国大兵的抱怨声,从进入山区开始就没停过。
“谁知道。”另一个华夏兵哥掏出一盒罐头,启开,用匕首挖出一块送进嘴里。除了负责警戒的两人,其余人围在一起吃了一顿还算平静的午饭。天晓得下一刻是不是会有子弹从林子里飞出来,这些德国人熟悉地形,又早设下埋伏,最初的一两天,大家都没少吃苦头、
“好在咱们的刘小大夫够这个!”一个兵哥竖起了大拇指,“对面正打着抢,他钢盔一戴就冲上去了,硬生生把二愣子给拖下来,要是晚一会,别说保住一条胳膊,小命都没了。”
“是啊。”另一个兵哥站起身,走到背对大家持枪警戒的兵哥旁边,拍了一下,这是兵哥们的习惯,也成了规矩,向来不从背后拍人肩膀,否则,轻的是一拳一脚,重的直接枪-口-顶-上。
“我替你,吃点东西吧。“
持枪警戒的兵哥点点头,退后两步,从随身的口袋里掏出罐头,大口的吃了起来。
兵哥们在休息,率军进入阿尔贡森林的楼少帅等人却在计划下一步如何行军。
“照我说,和那群美国佬分开,咱们还能少受些拖累,速度说不准能快点。”马少帅咬着一根干草单腿踏在树干上,“我手底下的兄弟,再不习惯也没像他们一样。”一天照三顿的哭天抹泪,哭爹喊娘,这也叫当兵的?
楼少帅没接话,只是看着通讯兵刚接到的电报。
进入山区时,华夏远征军带上了一台电报机,方便与留在后方的宋武等人联系。此时在欧洲的华夏大兵达到了十一万人,进攻阿尔贡地区的只有七万人,余下的人都留在了后方,其中有部分是伤员,余下是为留条“后路”。并非是楼少帅多此一举,从头至尾,他都没有完全信任过这些“友军”。
若非华夏军队在之前的几场战斗中展示出相当实力,谁知道现在会是什么状况?
就算如此,在发起进攻之前,英国人提供的地图和情报,也明显和他们走过的路有出入。或许是情报部门的疏忽,获取了错误的消息,也或许是有其他原因,总之,从几名少帅到各级军官,再到下边的兵哥,对这些欧洲人算是厌烦透了。
虽说兵不厌诈,可总是诈“友军”算怎么回事?当他们是傻子,还是脑袋进水了?
马少帅见楼少帅不说话,只是摇头,就知道话白说了。的确,眼前这情况,就算能把那群美国佬撇开,也不能这么干。除非他们都死在林子里,否则又是一堆麻烦。
“再忍忍吧。”一口川音的刘少帅站起身,“我看德国人也撑不了多久。”
马少帅吐掉嘴里的干草,敲了敲钢盔,“希望吧。”
士兵们都没有生火,只能用罐头和饼干充饥,休息时间结束,在军官的命令下,大兵们立刻抓起枪继续前进。
华夏兵哥保持沉默,警惕着四周,美国大兵的抱怨一如既往,却始终没忘记自己的职责,只有继续前进,他们之前遭受的一切“苦难”才有价值。
胜利,才是一切。
十月中旬,华夏和美国远征军继续在森林中用炮开路,英法联军开始向兴登堡防线后进军。
与德国商定停战条件的美国总统威尔逊突然改口,宣称若要停战,必须由军方制定条件。也就意味着,德国想要停战就必须投降。
这让一直想维持体面的德国大为不满,也陷入了两难境地。
德军统帅部决定孤注一掷,用剩余的海军战舰和潜艇,同协约国的海上力量进行决战。日德兰大海战后,德国海军主力再没同英国海军进行过大规模战斗,保存了相当的实力,但与此时的协约国海上舰队决战,仍然是去送死。
德军统帅部并不知道下达这个命令会带来什么,正紧密的制定计划,交战中的双方士兵对此一无所知,都认为战斗至少还要持续几个月时间,根本不会在冬季前结束。
华夏国内,随着国会选举的结束,国人的目光再度聚集到欧洲的战场上。
随着华夏远征军进入山区作战,传回国内的消息变得越来越少,例如康布雷之战和两次亚眠战役一类的消息,很长时间没有出现在报纸上。这让国内质疑参战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而英法等国比华夏政府更“关注”此事,几家在上海发行的西文报纸,大量援引泰晤士报,纽约时报上的报道,对华夏军队在欧洲的表现大加宣扬,倒是让国人知晓了一些华夏报纸鲜少刊登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