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士大夫重生之娶夫娶贤(2)
五仪山状似一掌,五座山峰并排而立绵延百里,前四峰雄奇险峻,高擎天空,隔着一大峡谷的最后一峰却低矮很多,名曰拇指峰,又叫拇指坡,山坡缓缓而下,长年山岚弥漫,风清气润。
河水从峡谷流出,清澈的小河如玉带一般,蜿蜒流向远处。河边成片水田已经蓄好了水,似一块块水晶在薄雾中熠熠发光。朦胧的晨光中,小河环绕的村庄已炊烟缭绕,鸡鸣犬吠以及孩童赖床的哭闹声混在一起,好不热闹。
林家有百来亩良田,佃给了村里的两户族人,父母闲不住,留了几亩自己耕种。
天蒙蒙亮,林父林母便要下田,走时嘱咐林方旭好好休息。
林方旭昨日在书院突然晕倒,醒来后便向先生请了几天假。倒不是身体有多虚弱,只是他需要缓缓神,毕竟前脚刚服了毒,后脚就回到了十三岁,虽然子曰不语怪力乱神,可实在难以马上适应。
林方旭回家,父母问起,他只说自己有点着凉,先生让休息两天。
他参不透自己这样到底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也或许就是实实在在的经历了一世,毕竟所有的人、事、物都那么真实。
他坐在窗前的桌案边,桌案上放着一本以前翻了一半,现在却能倒背如流的书。
院子里大哥家的小双儿木木拿着装着秕谷的簸箕喂鸡,二侄子二木跟在后面,用木棍去戳插队的公鸡。
二嫂怀孕三个多个月,在左边的厢房门口做着针线活。
林方旭想不通便不再想了,打算去村里逛逛。
二木看见林方旭出来,也不管公鸡了,跑过来,期盼地问道:“小叔你好了吗?我们去捉鱼吧!”
木木放下空了的簸箕,温和地对二木说道:“小叔是着凉,不能再碰凉水,不会和你去的,对吧,小叔?”
小双儿瞪着圆圆的杏眼,脸上的表情仿佛在说“你要是敢说去,我就要生气了。”
林方旭被盯地有点犯怂,故作严肃地说道:“咳咳……,二木怎么这么调皮,没大人陪着不准去河边知道么?”
让木木带着二木在家玩耍,又转头对二嫂说道:“二嫂,我在屋里呆着闷得慌,出去转转晚一点再回来。父亲他们若问起,您帮我说一声。”
“哦,那你自己小心点。”艾氏头也不抬地应着,见他走远又嘀咕道:“没好利索就瞎折腾,全家就你精贵!”
林方旭兄姐三个,大哥林方勤,在族学里启了蒙,读了几年书。正统的四书五经学得一般,算学、商学等杂学倒是学得很好,自知于科举没什么希望,便在县城茶叶铺子当账房,跟着赵掌柜学做生意。
后来娶了赵掌柜的双子,哥夫跟着哥哥住在县城,照顾哥哥衣食和一岁半的小儿子。刚满八岁的双子和五岁的次子则放在村里由父母带着。
二姐林方雅,已经嫁人,嫁给了同村一户外姓人,夫家姓田,生了两个儿子。
二哥林方明,一直在县城许解元办的书院里读书,到现在考了两次童生试都没过。
二哥清高得很,读书读得不分五谷。母亲担心他以后连自己生活都料理不清,便找了一个厉害泼辣的二嫂。
二嫂在娘家时小名叫杏花,嫁过来后确实很会持家过日子,虽然爱斤斤计较,小心思颇多,但也无伤大雅。
生第一个孩子时难产,好不容易生下来,她便晕了过去,听母亲说有一刻都没了呼吸。
醒来后整个人都不一样了,现在想来也许那时候二嫂就没了,醒来的不知道是哪里来的精怪,名叫艾晓雅。
林方旭自小聪慧,到进学时被族中长辈寄予厚望。林方旭也不负族人期望,二十五岁便考中二甲。后来虽然被牵扯进党争中,但自己历来谨慎,官场也算顺利,只是没想到最后却被内宅妇人牵连。
艾晓雅虽然离经叛道,但也过于天真,刘明珠也只是一个目光短浅的妇人。现在看来还真是不能小看任何人,盲目自大果然要不得。
林家在村子中心地段,门口便是小河,村人大多枕河而居。朝阳映照着清澈的小河,河水从拱桥下缓缓流淌,岸边种着垂柳果木,茂密的枝丫背后藏着一座座农家小院。
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正值农忙,连大一点的孩童都得跟着下地,村子里没什么人。林方旭沿着小河逆流而上来到拇指峰脚下。
前世他还在翰林院任职的时候,大哥家书里提到,他中进士的第二年,拇指坡顶和大峡谷一带起了山火。火扑灭后在挨着拇指坡顶的断崖下发现了一株烧死了的金丝茶。林方旭觉得这金丝茶若是存在,自己重活一世便有了真凭实据。
山脚开了很多坡地,玉米红薯成片。拇指坡本就不陡峭,到了坡顶更是一片平坦。
可惜空手爬上来就要将近两个时辰,更不要说这片土地土质特殊,并不适合中庄稼,不然这片少说也有几千亩的地也不会闲置。
林方旭从平缓处下到了峡谷里。峡谷长年无人来此,林深涧潺,植被茂密,短短几百米,便走了半个多时辰,好在不枉此行。
如刀削的断崖下,长着一棵老茶树,高约八、九米,枝繁叶密,以老茶树为中心的方圆百米又密密麻麻的长着许多或高或矮的茶树苗。
碧绿的茶叶泛着金光,细看你会发现那只是叶脉的颜色。绿色的叶片,金色的叶脉,这便是金丝茶名字的由来。
传言韩王孙嫣独爱金丝茶,韩嫣失踪后,怕武帝睹物思人,本就稀少的金丝茶被王太后下令掘根焚毁,谁能想到这断崖处还有一株呢。
更让林方旭欣喜的是他发现茶树生长处的土壤和拇指顶的土壤相同,为此他还从崖下带了些土壤上来细细对比。
若是将这片山地买下,把金丝茶移植上来,这辈子便不用愁银钱了。
不过现在也只是想想,先不说没有买山的银钱,就算出了茶,自己现在一介白身想来也会麻烦不断,只能以后再作打算。
折腾了大半天,山下田里忙碌的村民已经准备回家。
林方旭走到自己家地头,接过背篓,扛起锄头和父母一起回家。路上族人七嘴八舌的打着招呼,林方旭含笑回应着。
“旭哥儿,身体可是好点了?”同族一位阿婆问道。
“好多了,带累长辈们操心,是小子的不是。”林方旭腼腆地回道。
“旭哥儿读书刻苦,可也要注意身体。”二太爷叮嘱道。
“对啊,这次别怕耽误学业,好好养养,差不了那几天。”成林叔也跟着附和道。
“族里这辈儿就旭哥儿读书最有天赋,成不成就看旭哥儿了。”二太爷家堂兄笑着调侃道。
“说什么昏话,族里难道除了旭哥儿就没人了,旭哥儿努力其他人就不用上进了!”二太爷看着嬉皮笑脸的孙子训斥道。
堂兄闻言讪讪,低着头不敢再开口。
林家村算是拇指坡下最大的村落了,背靠拇指峰,村口走个两里路便是官道。村里大部份人都姓林,林家祠堂修在村中心,是村里最好的建筑。
林氏一族据说是汉朝末就迁来的,可惜这江山都改了这么多回姓了,真正有文字记载的也就能追溯前朝。
林家以耕读传家,前朝每代都有人考取功名,奈何根基浅薄,多是些芝麻绿豆或不入流的官职。
直到林方旭家这一支在前朝炀帝时期,出了个榜眼,并一直做到了正三品左副都御使。
炀帝荒淫庸碌,贪图享乐,朝政被奸人把持,土地兼并严重,民不聊生,国政军事衰弱,蒙奴虎视眈眈。
炀帝十二年,全国出现大面积旱灾,乱军四起,皇帝仍不理朝政沉迷后宫。也是这一年,林御史送走了家人,扛了一副薄棺,敲响了登闻鼓。痛斥炀帝任命奸人,不理朝政,奢侈无度等弊端后撞死在了午门外。
先祖虽然在仕林清流中获得一片赞誉,甚至史书留名。
可到底是恶了炀帝,炀帝死后,直到衰帝亡国,林氏族人都不曾有谁能进入考场。
蒙奴犯京,衰帝南逃,镇北侯平定北方,在北京称帝,建立大魏,年号洪武。
洪武帝登基后,一次銮驾路过午门时,曾指着登闻鼓,对身后文武百官说道:“昔年林御史敲响这登闻鼓时,响彻京城,振聋发聩。林御史赤胆忠心,忧国忧民,可惜炀帝昏庸。朕不敢学炀帝,只是不知有没有幸能得如此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