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醒来都为反派背了锅[综穿](198)
他经历的无缘无故莫名其妙太多,如今想愤慨怒骂都觉得不太必要。
马太守换了戒尺,“啪”一声巨响敲在他背上,“马佛念,你可知错!”
疼痛过后,麻痹。然后渐渐没有感觉。
这不是第一次了。
至少,对于这具身体而言。
姜晨扬起了头,微微笑了笑。“孩儿知错。”如果说知个错就能改变一切,那他还真的不介意知错一二。
他这一笑,马太守气的脸都扭曲了,一尺子打下来,“逆子!不孝!”
姜晨静静跪着,垂首,这次看也未看他。
佛念?
这就是新的名字吗?
佛念?
姜晨想。
世上最了解佛道的是他,最抵触佛道之言的,也便是他了。佛念这个名字,倒是令人觉得意外的讽刺。
若这是鬼怪之世,不知道他面前这具尸体的魂魄,这会是不是掐着他的脖子要他还回他的儿子……
也不对。他总是忘了,从很久以前到现在,他的意识存在就从来没有被人发现过。
姜晨看着面前的白布,面无表情。
马太守打到手心疼了,也没见他吭一声。想起来从前他打这个孩子的时候,他也是像个哑巴一样不言不语,不说知错,也不说改过。他就一直打,夫人就会来阻止他,如今……他都有点没台阶下。
佛念是马家唯一的孩子。他也不可能……也不可能……
想到这里,他举起的板子收了收。
姜晨似乎方才发觉一般,抬头弯了弯唇,十分诚恳地感谢,“孩儿多谢父亲不杀之恩。”
马太守:!
“好好对你娘忏悔!”
他脸色铁青,找到他确定安全之后也顾不得继续与他争执,扭头拂袖,善后去了。临走之前,对着门口两个小厮吩咐,“禁闭三日。就让他就在这里好好思过,不许吃饭!”
姜晨闻言,也一动未动。半晌,才对着面前的尸体,才想起正常的旁观者应该有的态度。
稚嫩的童声在一片寂静中响起,带有些许感叹性质又似乎平静无比的悯人语气在这般场景下隐隐令人头皮发麻。
“哦……真是太可怜了。”
姜晨弯了弯腰,伸手轻轻捋平了尸布的边角。
窗外投落进来的阳光渐渐变得泛黄,背着门,年幼的孩童脸上的光影也渐渐同时间消失,昏暗。神情模糊,不可辨析。
直到月色投落,背影陷入一片黑暗中,他正跪于原地,拢袖之时,姿态平静,竟隐隐有几分安宁和庄重之意,就此一动不动。
即便面对着一具尸体。
即便黑暗,也没有黑暗。
即便阴森,也没有阴森。
……
时间一晃而过。
马太守听家中丫头说过了,夫人……她没有避开孩子。
眼睁睁看着母亲死在面前……难怪他躲在柜子里……
难怪……
马太守站在那扇门前,抬手之间,又停下来。不对,难道还要他对一个总角幼童道歉?
马太守皱了皱眉。对着门哼了一声,又转身嗒嗒嗒有意踩重了两步。
门里毫无动静。
姜晨听到了,眸光扫了一下,全做不知。
马太守只好拉过门外一个小厮,冷脸吩咐,“他还没出来?”
“老、老爷……这,公子的脾气……”
马太守皱眉,回头喝了一句:“佛念!”
过了不久,门轻微的咔哒一声打开,一个面容显得有些消瘦的孩子扶着门框走来,站定之后,就松了手,稳稳当当地站着,一副乖乖巧巧模样。
“父亲有何吩咐。”
也许是不同于前日,又变得恭谨的态度,马太守看着他,态度柔和了些,微微叹了口气。
“过来,去用饭。”
姜晨顿了顿:“父亲,母亲过世,按照礼制,孩儿理当……”
礼制……姜晨想了想,觉得自己这个词语说的实在令人开心。
马太守微微皱眉,不耐地打断了他的话,“已三日了。”他如今不过七岁,三日……没晕过去他觉得已经足够毅力了。
“……三日?”
的确。三日不食,三年之孝。虽说他目前距离落冠尚有一段时日,不必完全按例,世事对于幼童也往往……
姜晨想到不太苛求四个字的时候,抬头看了马太守一眼,后半句立刻被腰斩了。
马太守自顾自道,“四日之后便是你母亲出丧之期,到时你务必表现好些。”
表现好些?
不知是哪种意义的好?
姜晨恭谨又客气,一副聆听圣言模样,“是,父亲。”
马太守哼了一声,有些冷淡的说道,“死也要死的有价值。”
“佛念,听着。务必要利用一切让自己的处境更好!如有能力,务必一击必中,切不可心慈手软。有些事情无论你心里作何想法,但明面上一定要温和大方。无论你做了何事,都务必要让自己时时刻刻受人拥护和赞美。这些事,还要我教你?”
是的。拥护和赞美。只需要让非拥护和非赞美全部消弭。
姜晨忽而问了句,“即便是养育着孩子的母亲的遗体吗?”
马太守冷眼甩过来,“妇人之仁。”
“如果你的母亲知道自己的死可以为你带来好的名声,她也一定会很甘心。”除了为马家留下了佛念这个孩子,家族衰落的杨氏对他马俊义而言,再没有其他用处了。
他停顿了下,有意识地问他,“佛念。你难道不为母亲的死而觉得难过吗?”
“……”
“你不必要做什么。只要把你的难过表达出来就足够了。”所有人都会知道,马家的孩子,是个孝子。百善孝为先,只要他孝名远传,日后还有他这做父亲的给他铺路,何愁比不上别人!
他的眼睛里,完全没有那具尸体一丝半点的地位。
姜晨看到了,也不置一词,拱手应下,“是。”
作者有话要说: 07梁祝为主谢谢,喜欢马文才谢谢
不排除夹杂民间传说的可能
男主为大谢谢
第174章 梁祝(二)
到出丧之日,马太守似乎终于意识到了死亡的是他明媒正娶的夫人, 情绪低落了许多, 也没有更多心情去指教姜晨所作所为。
暮春细雨,柳色初新。
姜晨一身孝衣, 站在石栏处, 看着庭院间处处黑白惨淡, 神色无悲无喜。
他参加过许多葬礼。有他自己的,有别人的。久而久之, 都已经习惯这种愁云惨淡的色彩。
唯一不同只是,头一次参加陌生人的葬礼, 还被要求表现地悲痛一些。
他随着队伍去了一趟,说是要表现孝心最终也只是不逾矩。走了过场一般。
马太守没有对他说好,也无不好。
姜晨其实不想真正关心他的喜好。若他有心,他自然可以关注一二。姜晨又非常清楚, 他是这具身体血缘上的父亲,但是,他却只是他这千万年间过客而已。最终,最终什么也无法留下。
这场雨绵绵不绝, 洗尽铅华, 又近七日未见天光。
人死如灯灭,风过不留痕。
对于这个时代而言, 一个女子的生死,算不得大事。
马太守依旧是太守,从早到晚处理着杭州所属大大小小的事务。姜晨也如原主所做的那般, 学文习武。一个人的死去,对这个家庭,似乎毫无影响。
只是马俊义再也没有带过女人堂而皇之的在家中行走。如今,其实也无人关心他会否另有新欢,也无人在意他会否有其他子嗣。
至少姜晨不会在意。
天光初亮。
姜晨收拾妥当,拿起据闻是原主最喜欢的那把弓,去了武场。
箭已上弦,脚步微退,手指松开之时,箭离弦而出。
“铿”一声,正中红心。过了一会儿,也许因为年幼手劲不足的缘故,箭中靶之后,颤了颤掉在地上。
弓弦嗡嗡作响。
姜晨拉弓,又射出十箭,中心之后没再掉落,他放下长弓,对着一边匆匆赶来的箭术老师符合礼节的答道,“吴教习,今日的任务完成了。”
“啊!是,是的。公子。”他看到了。十一支箭,全都中了。
姜晨退了两步,微微点头,“学生告退。”
他回身走向屋中,吩咐管家,“请孙先生过来。”
这数日相处,马寿已经完全了解此言之意。请先生过来=我要完成任务=我要出门。
完全是光明正大应付差事的背书习武然后打算自己离开。
其实,公子他一定还是在怨老爷。去年御射大赛失误,公子大意输了比赛,老爷听闻后,非常生气。盛怒之下要罚小公子,他戒尺打的狠,夫人拦阻,老爷一怒,无意打翻了茶盏,热水溅到夫人脸上,后来医治,却留了伤疤,容貌尽毁……
自从送走了夫人……小公子他就一直不想留在家中。每日大清早就认真(拼命)地完成教习,只要有时间就立刻出门,很晚才会回来。
他是在避着老爷。
毕竟,如今老爷再生气,却再也不会有那个温柔的夫人护佑着他了。
明明世家子弟,日子却也如此难过。
还不知道老爷会不会续娶。若是日后马家有了新夫人,小公子的日子,恐怕就更难熬了。
众人为此叹息。
果然,抽完基础的千字文,姜晨送走两位先生,扭头转个方向就出去了。
马寿跟着他,慌慌张张问,“啊,我的小公子啊,你这是去哪啊!”
姜晨漠然回了一眼,表现得冷淡,“你的任务,不包括探听我的打算。”
被马太守仔细叮嘱过要注意安全的马寿:“……”
青石板的路面上,人来人往。江南依旧宁静,烟波浩渺,画台楼阁。此处,尚未被战火波及。
姜晨又去了桥头。事实上,人鱼混杂之处,总能得到些许特别的消息。
譬如说北方五胡乱华后况。
姜晨原本随意接了竹筏,最终被管家迁到画舫上。
他也无心在意。
总归而言,这对他而言,只是大船坐十人小船坐一人的区别。
他们只是不敢让他一人待着罢了。
一路到明月桥时,人越发多了,热闹非凡。
画舫忽然磕了一下,停了下来。
姜晨抬头,自船尾一望,看到对面木船上站着个中年人。还未出口,管家已经出了船舱,端出了马家惯有的凌人气势,“哪家的?没看到我们马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