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留痕(67)
在装着翠萍尸体的袋子里,靠近边角的地方,路铮发现了一些黑褐色的腐烂植物的残余,看起来像是谷物。这倒是不奇怪,在他记忆中,案件就是发生在一片庄稼地里的,空气中飘着的秸秆焚烧的味道很大,有一小部分被卷到了麻袋中也很正常。
但是这些植物缠绕着的东西,却不是很常见了。
路铮眼尖,一眼就发现了卡在缝隙中的一小块反光物品,赶紧小心翼翼地用镊子把上面的污渍剥离,戴上眼戴式的放大镜,凑近了观察那块半厘米见方的小东西。
这块反光的小东西呈现片状,一边是圆弧形状,另一边是个钝角,形状很规整,在放大镜下有放射状的纹路,垂直于这些纹路,能看到两条清晰的波纹。
这是……
路铮的眉头一瞬间皱紧了。
**
两个小时后,大水乡公安局案情探讨会议室。
唐邵源正在把尸检的部分新成果和小胡警官等人分享。
郁家村机井中发现的两具尸体,一具已经被确定了就是路铮的生母,另一具成年男性的因为遇害时间比较短,唐邵源从骨骼上成功提取到了DNA,不过在DNA库中并没有相关的记录。
“这具尸骨还有一个特征。”唐邵源把一张照片摆在小胡警官的面前:“我测量了一下,这名死者在生前应该有长短腿,走路会有一点打晃。”
小胡警官咬着嘴巴,很是苦恼:“周边四五个乡里都没有过类似特征的男性失踪报警记录啊。”
“我们等等师兄吧。看看他那边痕迹物证的结果。”唐邵源建议道:“目前从尸骨上,我们也只能得出大致这么多结论了。”
小胡警官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点了点头,心里却不怎么抱希望:“其实我们刚刚所里已经组织人抽干机井检查过了,井底什么都没有,凶器、衣物这些都没有发现,实在想不出来还能找到什么线索了……”
“他会找到的。”
身边忽然响起一个笃定的声音,小胡警官惊讶地转头,看到唐邵源不知道什么时候起身了,此时正站在窗边,望着前方实验室的方向:“别人可能不行,但是我师兄的话,是肯定没有问题的。”
小胡警官:……
话说得这么满,不怕打脸吗?
唐邵源还真的不怎么怕,隔着窗户,他眯着眼睛,远远的看到一个修长的身影快步从实验室那边出来,穿越短短的一段廊桥,直接从三级台阶上跳下,往这边办公室而来,手里还拿着个文件袋。
静静欣赏了一会儿路铮大步流星的走路姿态,唐邵源一直目送着他走进了自己所在的这栋楼的大门才转过头来,挑起嘴角对小胡说道:“我说的没错吧,果然来了。”
**
唐邵源话音未落,会议室的门就被一个人急匆匆地推开了,进来的人身形修长,眉头微蹙,正是路铮。
小胡警官没发现唐邵源在窗口的偷窥行为,见他说曹操曹操就到,吃惊得张大了嘴。
“有新发现吗,师兄?”虽然路铮的神色算不上轻松,但是唐邵源一向了解他的各种小表情,还是从他的眼神中找到了正确的信息。
路铮点点头,拖开一把椅子坐下,就把手里的文件袋里的东西一件一件取了出来。
“现场的物证只有两个麻袋。我把麻袋检验了一遍,得出了两条可能有用的线索。”路铮深吸了一口气,开始把一些照片和物证袋摆在桌上:“第一,这两起凶案,应当是同一名凶手所为。”
小胡警官从他笃定的动作中嗅到了一股名侦探即将开始高能的信号,赶紧兴冲冲地凑过来旁听。
“首先,看着两个袋子。”路铮点了点两张照片,是清理过的麻袋中央图案的特写:“这两个袋子,虽然中间的图案已经不清楚了,但是图案下方的九位编码还很清晰——这是正规化肥生产厂家才会有的标记。”
一边说着,路铮摸过一张便利贴,把两串数字写了下来。
“嗯……好像一样啊?”小胡挠了挠头,有点困惑。
“一样就对了,你们看,中间的两位字母,这是化肥的生产序号,而最后的四位数字是限定的销售区域。假设这两起案件之间没有联系,是巧合导致两位凶手都选择了使用装化肥用的袋子来装尸体,那最多只能说明后四位数字相同的问题,而这中间的两位字母,相隔二十余年,凶手要是还能凑巧碰到同样批次的化肥袋子的话,未免也有些太有缘了吧?”
小胡警官听了连连点头,啧啧称奇:“这个凶手,是不是有点太恋旧了?二十来年前的化肥袋子还留着?”
“好问题。”路铮赞道:“这说不定也是一条线索,不过我们目前还用不上。除了袋子上的巧合,还有一个细节也能佐证凶手是同一人这条信息,而且同时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方向——也就是我要说的第二点,凶手很可能从事和渔业相关的行业。”
“渔业?!”小胡警官忽然兴奋了起来:“路组长,你确定吗?”
“至少百分十九十,或者说,我可以百分之一百确定这个袋子的主人和渔业有关系,但是也不排除袋子不是凶手本人的这一种可能性。”路铮见小胡如此激动异常,忍不住好奇:“从事渔业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吗?”
“哎呀,路组长,你这就不知道了。”小胡警官看起来乐颠颠的,摇头晃脑道:“我们大水乡这附近一大片地方,都不兴养鱼!要说凶手种过地,那没什么稀奇的,大水乡的居民十个里有九个都种过,但是这养过鱼,我乍一想都想不出个人选来。”
路铮和唐邵源点头应是,的确,化肥袋子显示这袋子的主人应该就居住在大水乡一片的地方,这一片地方如果少有人养鱼的话,那凶手的排查范围就可以大大缩小了!
两人交换了一个有些惊喜的眼神,路铮把手头文件袋里的最后两样物品拿了出来。
“这个,是我们在装尸体的编织袋上看到的绳结。”路铮把那个装着绳结的透明袋子翻了个面,方便小胡他们看到绳结的全貌:“不常见吧?会在平时生活中使用这种打结方式的人很少。这种绳结有个学名,叫做渔人结,顾名思义,在打鱼人中比较盛行,这种结一旦打上,就很难解开,一般都是打鱼人用来固定鱼钩等物的。”
唐邵源拿起边上的另一个绳结观察了一下,挑眉抬眼:“这两个袋子都是用这种渔人结绑住的。”
“没错。”路铮笑笑:“很难把这件事归于巧合吧?特别是当大水乡这一片很少有人从事渔业的情况下。”
小胡此时已经越听越激动,恨不得下一秒就出去和兄弟们一起走访抓嫌疑人,不过看到路铮手边还有一个东西没摆出来,便急切催促道:“除了渔人结,路组长那里还有什么证据证明凶手和渔业有关系吗?”
见他着急,路铮也不卖关子,直接把最后的一样东西摆了上来。
这是一个透明的物证袋,里面乍一看似乎没有东西,仔细瞅才能看到,是一块边缘发灰,微微反光的小薄片,还不到成年人的小手指甲一半大。
第74章
“这个东西,是鲤鱼的鳞片。”路铮伸出一根手指点了点物证袋:“是在编织袋内侧的缝线处找到的。”
小胡警官倒吸一口冷气:“哇,所以说这个麻袋装过鲤鱼——诶?”
说到这里他忽然反应过来了什么:“不对啊,路组长,万一这个凶手只是去赶集买了几条鱼呢?这个算不得数吧。”
路铮就知道他会这么问,直接把一个放大镜凑近了示意他们过来看:“看到这块鳞片上的纹理了吗?这是鱼类的’年轮’,有多少岁,就有多少圈。这块鱼鳞上面只有两条纹理,其中一条很淡,几乎看不清,这说明这块鱼鳞的鱼主人只有一岁多,还不满两岁,也就是所谓的一龄鱼。这在鲤鱼中是比较小的,一般不会拿来在市场上售卖,容易亏。”
小胡警官面色严肃地点了点头:“看来这么一说,很可能是凶手自己捞上来吃的?”
“的确。”路铮说:“或者是送人的,总之,这个和渔业相关的人,肯定和凶手有某种联系。”
说到这里,路铮忽然又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补充道:
“我刚刚仔细回想了一下当时案发的场景,除了那个凶手是男性,身穿深蓝色衣服之外,我还想起了一个细节——我没有听到他说话的声音,但是我妈妈就停下了自行车——他应该和我妈认识,或者说,他应该会手语!我妈妈先天残疾,不能说话,虽然有听力,但是需要在她耳边大声喊才行。如果是不认识的人,或者没有和她打招呼的话,她当时急着带我们去诊所,应该是不会停车的。”
说着说着他脸色又有一些黯淡了,叹了口气,看起来有几分惆怅:“要是我弟弟也在就好了,当时他是坐在前杠上的,应该看得比较清楚。我坐在后座,视线被挡住了大半……可是现在我弟弟人在哪里也不知道。”
小胡刚刚还鸡血满满的表情有点僵,他求助似的看了一眼边上的唐邵源。
明知自己不太会说话,这种时候还是选择闭嘴吧……
“师兄。”唐邵源见状起身走到路铮身边,双手按住他的肩膀,直视着他的眼睛:“能找到的。只要我们抓到了凶手——阿直去了哪里,凶手肯定是知道的,相信我,他一定在世界的某个角落等着你。”
“没错!”小胡警官听到这儿,忽然鸡血满满地举起手来想和两人来一个激情击掌:”二十五年前养过鱼,住在大水乡附近,一个个排查过去也花不了很长时间!我们一定可以!”
几秒钟后。
一阵冷风吹过。
无人响应的小胡警官尴尬地握拳立在原地。
面前的两人根本没听到他的热血宣言,而是完全沉浸在另一方小世界里。
“我陪你一起找,中国也就这么大,我们一点点找过去,肯定能找到的。”唐邵源坚定地说道,双手从路铮的肩膀滑下,紧紧地攥住了他的手指。
“邵源……”路铮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对面的人,脸上表情动容,情不自禁地回握:“真不知道该怎么谢谢你。”
“和我你永远不用说谢谢。”唐邵源忽然脸色一红,有点羞涩地移开了视线:“曾经是你拯救了我……没有你就没有今天的我……”
“你的事……就是我的事。”
两人相视而笑,一时气氛正好。
一边被无视了很久,已经长出蘑菇来的的小胡警官:……我给大家表演一个原地消失吧。
**
大水乡这个地方人口不多,有了路铮提供的两条线索,侦查飞速推进,没有多久,侦查员们就找到了第一个嫌疑人,将消息带了回来。
“可疑,太可疑了。”小胡警官看着资料,喃喃自语道:“我觉得八九不离十就是这个人。”
想到这儿,小胡颇有几分兴奋地和路铮说道:“路组长,果然,大水乡养鱼的人不多,二十五年前就养鱼的人就更少了,我们调查了一圈,发现在那个时间段里,养鱼也种地,而且会手语这几项特征加在一起,满足所有条件的只有一个人。”
一边说着,他将一张户籍资料表推了过来:“戴向明,今年58岁,是大水乡的种田大户。在他23岁到30岁的时候,曾经开辟池塘养过鱼。是残疾人,天生聋哑,还是个文盲,但是因为比较肯吃苦会动脑筋,靠勤奋致富,还获得了乡里的劳模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