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到京城来的不少人都已经先在旧都那边买了新都这里的房子,当时许多人都是想着到了新都这里肯定是需要一个落脚的地方,而且现在新都的房子便宜,早买也划算,因此不少人都提前买好了房子。
当到了新都这里后,他们才知道提前买好了房子的好处,那就是到了新都这里之后,不用担心一家人没有地方落脚。他们拿了身份户籍和房契,就可以直接从房管司那里领到了新居的钥匙,拿着新居的钥匙领着家人进了城,一家人就直奔新家去了。
在城里的张茂张知府,得知北迁的百姓们到了之后,就匆匆的赶了出来。见到城门口这里的人多,他们自己这边的人都要忙不过来了,他这个知府大人就带着下属们过来帮忙。
***
很快的,在城门口这里登记好的百姓们就进城去了。
当进来新都,这些第一次到新都来的百姓们都发现了:新都的街道真宽敞啊,这里的房子盖得真漂亮啊,这里的人……也真多啊!
早在两年前蓟县定为新都之后,商人们看到了这座城市未来的曙光,整个大召的商人都往这里跑。因此在迁都的百姓们到来之前,城里不少的商铺早已经被商人和世家们拿下了。在朝廷和北迁的百姓迁来燕北之前,他们就已经在城里开了铺子,做起了生意。
再就是,这几年燕北这里的百姓们都有活干,地里的产出也都不错,他们不少人家中也存了一些银两,许多人就拿了银两到城里来买了房子。街上的商铺贵他们买不起,不过现在居住的房子价格并不是太贵,就是普通人也拿得出来银子买房子的。
在城里买了房子后,年轻人就到外头去找活干,家里年纪稍大一点的人就在城里开个小摊子,做点小生意。如今燕北这里的作坊多,他们能够用很便宜的价格从作坊那里买到一些有瑕疵的次品货物,这些东西胜在价格便宜,普通人家倒也不嫌弃,因此他们也能卖出一些东西,赚点小钱补贴家里。
所以,当旧都的百姓们到了新都这里来的时候,新都这里并不是一座无人的荒城,这里的街上车水马龙,来往的车马商队和行人无数。街上的商铺都开了门做生意,还有许多小商贩在街上摆了摊子卖东西的。
可以说,这里比起旧都来说,半点都不荒凉,甚至还很热闹,城里的房子一眼看去,整整齐齐,很是漂亮。
这是一座和他们记忆里完全不一样的城市,这里的一切都是崭新的,从街道到房子,还有人,以及他们的未来。
突然的,刚到这里的许多人心里都生出了一种向往:日后他们在新都这里,迎接他们的将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未来呢?他们不知道,但是他们很期待。
钱进用三轮车载着妻子和两个孩子,还有他们不多的家什找到了新居这里来。把三轮车停在新居的门口,夫妻俩个从三轮车上下来后,还把两个孩子抱了下来。
“应是这里了,你拿钥匙出来把门打开吧。”徐三娘认得门牌上的牌号,正是他们新居的门牌号了。
“好好,我这就来。”钱进快步的过来,把脖子上挂着的钥匙拿了下来,打开了新居的房门。
门一打开,进去就是一个不大的小院。
徐三娘帮着夫君一起把他们的三轮车开了小院里,两个孩子已经跑来推开屋子的门了。
大的孩子在那边喊:“阿娘,阿爹,你们快来看。”
两个大人听到孩子在喊他们,才走了过来看。
屋子的门打开,映入他们眼帘的就是铺了花纹石砖的地板,大堂里敞敞亮亮的。值得一说的是,他们新居的房子的窗户,竟然还是玻璃窗户了。
他们新居是一栋二层的小楼,连带一个小院子,院子只能放下一张小茶桌在这里喝茶的大小,还能再种几盆花花草草在河里。
一层小楼的面积也不是很大,不过两层小楼加起来,足够他们一家四口在这里住了。就是他们原先在旧都那边住的小院,都没有他们如今买的这个新居大了。
“这里真好看。”一走进他们的新居,徐三娘就喜欢上了这里。
钱进也喜欢新居的房子,实在是那些年一家人挤在一处小院住,他们夫妻俩个带两个孩子住一间屋子的日子太过于难熬了,如今一看新居这里的房子,夫妻俩个连带两个孩子都喜欢上了这里。
“是啊,我们收拾收拾,一会去把床柜家什买了,以后就住在这里了。”钱进没有忘记他们新居里头还什么都没有的事情。
徐三娘没有忘记他们带来的那点家什还在三轮车上,“我们先把车子上的东西搬下来先吧。”
“好,我们一起吧。”钱进还喊了两个孩子过来帮忙。
虽然这一路上舟车劳顿很是疲惫,但是当到了新居,见到他们新居的房子,想到他们往后就住在这里,一家人也不感到累了。
在把东西搬下来之后,夫妻俩个就带着孩子外出吃饭和买东西去了。
跟钱进徐三娘家一样的,还有不少和他们一家搬到新都来的年轻夫妇们。有人买的是独门独院的小院,不过也有一些人当初手上的钱不多,买的就是一套小房子。
不过即便是新都的小房子,也不比他们从前在旧都时候住的房子差。
这一天,整座城里的人比往常还多了许多,街上开门的铺子的生意也比以往更好了。许多搬到新家来的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买床柜桌椅,还有锅碗瓢盆、柴米油盐等等的这些家里头需要用到的东西。
新都这里的商铺的服务也很是周到,只要把钱和地址留下来,铺子里头的掌柜就会安排伙计送货上门。不过近日来的生意太好了,如果等着店里送货上门怕是要耽搁一些时日,若是需要得急的人家,都是自己用车子把东西拉回去。
新买的桌椅床铺往屋子里一摆,这些刚到新都来的百姓们,这一夜里全家都住进了新居,躺在了新居新摆的新床上睡觉了。
这一天,作为知府的张茂也是在外头忙到很晚才回到家中。
“夫君,今日可是累坏了吧?”
“还行。”
家中等待的夫人见到夫君回来,又是让人端茶又是让人送水的伺候自家夫君。
第449章 向上发展
当第一批北迁的百姓安全的到达燕北的消息传回上京城这里后,朝廷又安排了第二批北迁的人。第二批北迁的人大多是朝廷的工匠,以及这些工匠们的家人们。
第二批北迁的人员于七月中旬从上京城出发,于九月初到达燕北。
燕北这里早就为这些匠人们安排好了住所,住所里的一应家具都是全备好的。一到了这边,甚至都不需要这些匠人们费脑筋,他们就带着自己的家人住进了家具齐全的新居里头,自己则是到了当地衙署去报道,继续回到了新的工作当中。
如今在大召,匠人不再是一种低贱的身份了。如果是朝廷的匠人,他们不仅享有朝廷的俸禄,还享有官府给与他们的各种优待,像是这次搬到新都之后,他们能够跟朝廷的官员一样,能住进官府给他们分配的新居里就是一个。另外,他们的妻子跟着他们到了新都,朝廷还会给他们的妻子安排工作,他们的孩子能在就近的官办书塾读书,日后他们的孩子还可以参加朝廷的所有科考,不再受户籍的限制和影响了。
这也让这些几百年来被人轻视和瞧不起的匠人们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敬,也让许多人意识到了,学习手艺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当人们的思想和意识开始有了改变之后,许多匠人也愿意让他们的子孙后代跟着他们学手艺,普通人家愿意让他们家里的孩子去学习手艺,就是为了将来能吃上皇粮。
以前让孩子去拜师学艺,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因为许多有手艺的人都担心教会了徒弟会饿死师傅,一些老师傅即便是真的收了徒弟,这些师傅们也不会把真正的本领交给徒弟。许多孩子跟着师傅学了十年八年都学不到什么有用的东西,既浪费了时间,又浪费了青春,最后还什么本事都没学到。
但是现在大家完全不用担心一点了,新都和旧都都有官府所办的技术学院,再往上一点就是燕大书院和上京大学。上京大学是由原来的京城书院改名的书院。如今燕大书院和上京大学里就有七大书院和近百个专业,只要是能进去两所大学里头读书的人,就完全不用担心学不到知识出来。低一级的技术学院,那就是真的教技术了,打铁、木工、织布染色刺绣等等的这些,只要是你想学的东西,就没有书院不教的。
上一篇:穿成送金手指男配
下一篇:您的外挂已上线(快穿)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