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绝对是故意设计出来的,这个设计太洞察太精准了!”
“不仅如此!你们注意到了吗,那三个丫鬟被抓到之后,她们又是怎么死的呢?吊死!也是窒息死!”
弹幕一下炸了,鉴定官的直播间转眼鸡飞狗跳,很多人真的要被麻了。
然而他们的解读还在继续。
“三个丫鬟起初想隐藏,后来隐藏不了就想跑,她们什么都不懂,以为跑出去就好了,结果也是死啊。大宅是个窒息地,外面不是吗?”
“她们作为反抗者,好像比牡丹她们更彻底,因为她们杀死了成为嬷嬷的牡丹,但是你们发现没有,剧本为什么要多此一笔交代她们后来的命运呢,留给我们一些想象不好吗,然而她们还是死了,这说明什么?”
“压迫不只在宅内,外面还有更可怕的东西!即使你成功反抗了某一层,迟早有更高一层来收拾你!”
《丫鬟》的结构过于真实,结尾叫人胆战心惊,那口枯井真不知道会成为多少人这几天的噩梦。
说实话,看完《丫鬟》他们起码一个月看不下古装古偶,甚至连历史剧看了都浑身难受。
这些年来,A区的文艺娱乐化走得太快,把很多严肃的东西也都娱乐化了,很多人不再关心史料史实上的历史,而是看视频看各种二三手衍生物了解历史,因此到处可见对某些历史人物的崇拜跪拜恨不得穿越跪舔甚至都形成了一种粉圈。
一些现实的、伦理的、道德的,在帝王世族等光辉之下,皆可有选择的抛弃,随后不顾一切地美化虚化,只看自己想看的。当然,这是一种阅读取向,倒也不好说什么。
“害,我们脑中的历史哪还是历史,自我中心的想象罢了。”
弹幕网友心中纠结,“看了《丫鬟》我好多以前喜欢的剧都不香了,要命,好难受啊。”
《丫鬟》给他们带来的不止是情节上的冲击,还有认知上的冲击,真叫一些网友浑身难受,不知道如何排解。
的确,接受总是需要时间的。毫无疑问地说,《丫鬟》并不是任何一种可能获得高票房的商业片,它甚至归不了文艺片的里头,因为它本身打破了通常意义上的“文艺”,非要说的话,现实向历史片?总之,它不像《豪替》、《此路茫茫》,有那么多流行元素,受各种自媒体传播的欢迎,谈它的人必然不会太多,换句话说,推广必然不会太大。
他们转头去看话题榜讨论榜还有电影下面的讨论区,果不其然,发现尽管享有之前的人气,但《丫鬟》必然会受市场冷遇,想要二刷三刷的人也不会太多,这并不是因为影片不好,而是正好相反,他们是看的第一遍太触目惊心,精神还没缓过来看第二遍。
“《丫鬟》,等我们几天,回头我们一定给你好好分析!”
与之相对的,常红归、蓝从心、白吉安、黄慧的电影更受市场欢迎一些,因为他们的电影总体上轻松向的,黄慧在他们之中评分和口碑最高,她的剧本很好,拍得也很细,尽管专业人都能看出来几个小演员演得很多瑕疵,但普通人大多看不懂演技,电影对他们来说最首要的是看个故事,然后?然后还有什么吗?当然音乐好听,人物形象好也是一方面,只是普通人大多不会看太多视觉分镜灯光之类的细节。
其次,黄慧影片最后的洪水救援桥段引起了一些普遍的共鸣,人们同情住在水库浅滩边的老人一家人,感叹他们的淳朴与美好,最后成功救援后的桥段更叫人泪眼模糊。
因此,各大平台都有大量自媒体在推荐《海边的小花》,其涉及的抚养话题也引人关注。
但是当天,黄慧在看完其他四部作品后,在《丫鬟》的片场上低下了头。
“我可赢不了这部作品。”
黄慧眼神复杂,精致的妆容在荧幕的白光下显得有些惨淡。
今夕何夕。
想当年,她也曾想拍出这样的电影,但是好不容易找编剧写好剧本,上哪问都没人投资,理由大同小异这种影片啊赚不了钱,亏本的东西你拍来作什么,有人看吗?你自己想想有没有会来看吧!
一次次的受挫,即使最后她自己想办法筹到了钱拍,公司那边也不满意,理由总是很丰富,最典型的是老板不喜欢这种调性的片,看了让人抑郁,那你这片播出有什么用,上映也不会有什么多少排场。
后来就被雪藏了。
资源也就这么多,他们还得对付其他巨头,哪里有精力推你这个完全不会有人看的东西。
没有票房,什么神作都是废物!
这是峰世美的一概主张。
而看到《丫鬟》,黄慧想起了自己真正想踏入影视这一行的初心。
很小的时候,她是个冷漠的人,别人看故事会哭会笑,她看了没有感觉,总是木着脸,也不怎么说话,亲戚来了不懂招待,被父母多次当着众人面前说过:“这是个冷血的孩子,就不见她主动关心过我们。”
冷血无情、不懂交际、木讷呆板,是她给别人的印象,她自己知道,有时候也故意地维持着别人的看法。她其实也不是想这样子,你看会说话的孩子多讨人喜欢,过年领的红包都可能比你大呢,她难道不想吗。
但是不行,体会情感也是一种能力,而她当时就是缺乏这种能力。没有的东西,怎么能强求呢,她仿佛也接受了自己的“人格”。
直到有一天,非常偶然的机会,她的老家并没有电影院,要过去很远的地方才能看电影,而她刚好吧,离家出走,路边看到一个电影的海报,抓了抓口袋里的钱,就买了电影票去看。
她并不知道那是什么电影,随手买了就去,其实是想找个地方待久一点。
她并不知道这部电影将来会对她产生何种的影响。
电影讲的是一个父亲寻找走丢的儿子的故事。
那天市集太拥挤,人流太汹涌。
男人分明抓紧了儿子的手,却被人流不断冲挤,他着急了,正要拼命冲过去,然而突然间有人穿过人群,头也不回地拽走了他的儿子。
这天是男人的噩梦。
男人失去儿子时的表情一瞬冲击了她。
让她忽地眼眶湿润。
那天之后,男人到处寻找儿子,什么都不要了,就要寻找他唯一的儿子,天南地北地,任何有可能的地方他去了,他找到一个个像他儿子的男孩,然而最后都不是他儿子。
一次次的希望。
一次次的失望。
男人困顿与崩溃填满了整个荧幕。
分分秒触动着她。
看完之后,她已经满脸泪水,她不知道为什么,为什么自己这种冷血的人,也会突然间满眼泪水。
有时候人分明生活在真实之中,却未能看见真实,直到真实被截出来,放在对面,隔着一段距离,人才终于看见,啊,这就是真实啊。
这正是她一次感受到名为真实的冲击,也是她第一次感受到影视作品的能量。
那一瞬,她察觉到她有一种自然的情感力量在回归。所以电影的片尾还没结束,她就冲出了放映室,直往家里奔。
路上,她撞见了到处找她的妈妈,妈妈哭肿了双眼,说着我好怕你被拐走啊。她从没见妈妈哭得这么狼狈。她也哭了。什么都没说,母女两就抱在街上哭了。
黄慧也是自那之后,才逐渐了解电影,决定走进电影市场。
这样的她,在看了《丫鬟》后,果然还是控制不住泪腺,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
画好的妆都白费了。
时代啊……她们本该活得更好。
分明也不是多大的奢望吧,只是想吃饱饭,正常地生存,却也不能实现。
稍微有点自我意识,就要被像掐灭火苗一样掐灭,丫鬟对他们来说就是物品,不允许任何自我意志的诞生,稍漂亮一点的会被女主人妒忌,可能红颜薄命,稍机灵一点的可能被其他丫鬟防备,在针对中一生委屈,要像牡丹那样走到高处,总是要牺牲很多东西。
“舟导啊,你把美好事物放在我们眼前,又将她们毁给我们看。真残忍啊。”
黄慧回想自己以往的作品还有未拍的剧本,有几个达到了《丫鬟》的力度呢。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