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文就很适合这个角色。
庄文读了三十年书,并不是只读了四书五经和三史三传,还读了其他的书籍,可以说,凡是平城书铺里有的书,庄文都读过。
用学富五车来形容庄文,这一点儿都不夸张。
庄文与他探讨学问时,旁征博引,随随便便就能讲出一些相关的事儿。甭管这些事件有趣还是无趣,都比他干巴巴的埋头苦读强得多。
而且,庄文讲话时不掉书袋,照顾他底子薄,引经据典时都是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
庄文的确解了他不少疑惑,给他许多帮助,他今后真的会常常麻烦庄文的。
从庄家出来,已经是傍晚了。
村子里正是热闹的时候,在田地里干活的人都回了家,大家看到黎荞和陶竹,纷纷打招呼。
还有人往他们手里塞还是青色的麦穗:“这个在火上烤一烤,可好吃了。”
换做是从前,三柳村的人可不会干这种奢侈的事儿。
小麦是珍贵的,哪能在小麦还没彻底成熟时就把麦穗摘下来呢,这不是妥妥败家嘛。
但现在,去年冬天干了票大的,每家每户红薯+红薯作坊的工钱,最少也挣了二十多两银子。
最疯狂的时候,红薯作坊一日能做一千五百斤粉条,黎荞占两成众人占八成,每个人一日就能拿一百文的工钱!
去年冬天的这一票,直接把家家户户未来一二十年的银子给挣回来了,再加上今年冬天还能继续挣,那大家伙儿自然愿意奢侈一次。
像是这种灌浆之后但麦粒还是青色的麦穗,烤出来之后带着浓浓的麦香,而且很劲道,味道特别好。
黎荞接了这麦穗,笑着道谢。
乡亲们给的不多,他也就顺手接过了。
回到家,黎春桃正在做晚饭。
本来他们已经吃腻鸡蛋灌饼了,但今日鸡蛋灌饼在庄文的院试中立下了小小功劳,那今晚就吃鸡蛋灌饼吧!
当然,乡亲们给的麦穗也要烤了,黎荞是想吃烤麦穗所以才接过来的。
饭桌上,黎大山一边啃鸡蛋灌饼一边道:“小叔,我发现考秀才还挺有用的,要不你从咱家的孩子里挑一挑,看谁能考科举。”
考秀才好哇。
不仅能将朝廷分给自己的田地免了赋税,还能免徭役,见了县太爷也不用下跪。
而且,当了秀才之后,就不再是土地里刨食的泥腿子了,可以开私塾挣束脩。
“你不是说要让你的孩子读书么?”黎荞问他。
“我还没成亲,孩子没影呢。”
黎大山摇头:“咱家现在不是有很多孩子嘛。”
“那你觉得谁能静下心读书。”黎荞继续问他。
“这……”
黎大山顿住了。
二山和小山,确确实实不是读书的料,他都教了大半年了,结果这两人目前认识的字还不足四十个。
这两人加一起,还没能为他小叔剩下八十文钱!
女孩儿和小哥儿不能科举,余下的便是他春生叔家的黎东。
黎东比二山和小山强点儿,但也是个调皮的孩子,不像是能静下心读书的。
至于黎大忠黎大诚家的孩子,现在年纪太小。
额,家里整天热热闹闹的,结果现在仔细一扒拉,竟是找不到能考科举的人。
要是小哥儿能科举就好了,黎夏和黎瑜安都是安静的性子,特别能坐得住。
这才跟着他学了半年,两人一个认识二百多个字,一个认识一百多个字,当他和黎春桃忙不过来时,黎瑜安能帮他记账。
可惜,在大盛,小哥儿不能参加科举。
他皱眉:“难不成这份重担还真得落在我和浅哥儿身上?”
“你先把浅哥儿娶回来再说。”黎荞瞪他:“这种话不要随意说,败坏浅哥儿的名声。”
“好好好,我错了。”黎大山立马抽了自己嘴巴一下。
唉。
浅哥儿可真难追啊。
他买东西,浅哥儿不收。
他平常忙着做点心,也没空一直跟在浅哥儿屁股后转悠。
不过,他两次惹浅哥儿生气,都是祸从口出,嗯……以后他在浅哥儿跟前少说话,如果必须要说话,那一定得配合着甜言蜜语,一定要避开他小叔攻略上所提到的种种雷点。
黎大山的心思在郑浅浅身上,所以提起科举只是顺嘴,但村子里的其他人家看着庄家喜气洋洋的样子,再瞅瞅自家如今的家底,一颗心蠢蠢欲动。
从前庄文考了三十年都没能考上秀才,三柳村的村人普遍认为秀才难考,比种庄稼难多了。
另外还有原身这个负面例子,小时候挺聪明一娃,结果去县城读书没多久就学坏了。
再加上家里也没钱,供不起读书人,所以从前三柳村的村人对读书没什么想法。
但现在,他们有想法了。
秀才的特权和举人老爷没法比,但若是和普通小百姓比起来,那还是令人非常眼热的。
要不,就试试?
就算考不上秀才,能认得几个字也好啊。
没看黎荞家的学习氛围有多浓厚嘛,黎家人不指望那些孩子考科举,只是为了不当睁眼瞎,只是为了在生意上能帮黎荞的忙。
如果他们的娃也识字,那将来黎荞家再招人时,肯定会优先选他们的娃。
实在不行,也可以去县城找活儿。
但三柳村这边没有私塾,不仅十里八村没有,连镇子上都没有。
最近的私塾就在县城。
若是在县城读书,那花销就大了,而且还容易学坏,从前的黎荞就是这么废掉的。
于是,个别心思活泛的,在庄家宴请了全村人之后,便找上了庄丰收,问他能不能寻一个秀才在村子里开一间私塾。
哪怕一年二两银子的束脩,那他们也是愿意给的。
这几日村人刚把红薯种上,有去年那票大的做刺激,今年家家户户都种了不少红薯,种的多的高达五十亩。
等到了冬天,那都是钱哇!
因此不少人都愿意出二两银子的束脩。
庄丰收没想到庄文考中秀才还有这效果,他又搞了个投票,让全村人自己决定。
投票结果显示,全村有二十多户人家愿意出这个钱。
这个比例其实很高了,全村也才一百来户呢。
庄丰收就点了头。
他会让庄文留意合适的夫子。
庄文今后可以去县学读书,彻底打入了平城的秀才圈。
想寻一个合适的夫子,对庄文来说不是难事。
当然,私塾这件事在麦收跟前,是小事。
眼下全村人最关心的便是麦收。
去年黎荞做的麦镰,在这一年的时间里经受住了村人的各种考验,从上个月开始,就有人去县城铁匠铺打大镰刀做麦镰。
如今麦收开始,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麦镰。
不只是三柳村如此,朱家村,大河村等附近的村子也有不少人做了麦镰。
这玩意儿的确好使,而且,还是黎荞整出来的。
今后和黎荞搭话,那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嘛。
做麦镰的人多了,铁匠铺的生意就越来越好,当黎荞再为了绞肉器去铁匠铺买相关零件时,陈老汉大手一挥,只收原料费,给黎荞成本价。
并且还表示从今往后只要黎荞来他这里做绞肉器,那他都给成本价。
黎荞不缺这点小钱,但陈老汉愿意给成本价,他自然是笑眯眯的应下。
麦收之后,天气彻底热了起来。
村人养的鸡鸭也进入了下蛋高峰期。
黎荞家一日能收购两三千枚鸡蛋鸭蛋,陶竹又招了几个人,专门腌鸡蛋和鸭蛋。
但这么多鸡蛋和鸭蛋,只靠着腌制根本消耗不完。
黎荞便开始钻研鸡蛋鸭蛋的吃法。
去年冬天粉条最火的时候,王掌柜租用了望月楼对面的茶馆,还招了一波厨子和伙计,现在没粉条了,王掌柜自然就不租了。
不过,这一波新招收的厨子和伙计,王掌柜并没有辞退。
到了冬天就有粉条了,现在望月楼的生意好,伙计和厨子多些也没啥,他不差这点钱,所以不裁人。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