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承诺他百年之后,李黎将为下一位部汗。可以续约三代。
谢兰芝收到如此优惠的条件,她确实心动一下,不过对北洛之前扶耶律文打压李黎,搞平衡这一招感到窒息。不试着去把控势力反而壮大一方打压一方失去平衡,只会让灾难来的更快。
现在又故技重施来培养李黎。
看来这位部汗的能力,已经仅限于此。
谢兰芝再无回复。北域那边也冷清许多,没之前那样发垃圾信件各种请求同盟。
她是不可能和北域同盟,同盟意味着什么?
谢兰芝将南域送回的长戬拿出来,捏着金色刀柄,她擦着刀刃,看着刀刃上照着自己的身影,清晰可见五官。
她满意一笑:“同盟意味着以后不能对自己的盟友出手。”
这些日子与北域频繁来信,司栖佟早有所知,谢兰芝最近也时常回军营巡视,她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天京和南域的心。
一股剑拔弩张随时披坚执锐的气息蔓延整个天京。南域谢氏更是快马加鞭融入凤溪镇,还有各个镇入驻。简直要将整个南域搬来一样。
“北域那边无论你答不答应,都是时间问题。”
谢兰芝道:“那我就要等,不等,怎么看出他们急不急?”
事实上北域内外都焦急,如同浑身着火马上要烧到眉毛的局势。
李黎却有闲心等父汗去操心,让父汗日夜寝食难安,同样寝食难安的还有耶律文。他旗下的八部将听说部汗在部落打通粮道,诚意十足,他们自然勒紧裤腰带等部汗发粮。所以无论耶律文怎么煽动八部将,八部将都心里有数。
他们是支持耶律文,以他为主,但要是吃不饱,不仅是耶律文,连他们的权力能不能保住都难说。因为粮食是压断底下奴隶的最后一根稻草,平常八部将怎么压榨奴隶都成,但一旦将奴隶逼到退无可退的地步,势必引起反噬。
奴隶们是八部将的战力,是精锐,但精锐若反咬自己一口,为人鱼肉的就是他们。
而部汗在努力打通粮道,这个时候要是造势攻击太子,得罪谢主是弊大于利。得不偿失。
谢兰芝这时就突显了她建立商都掌握主动权,捏住北域七寸的优势。
南北同盟说是同盟,其实就是北域想限制谢兰芝的双手,防备她将手伸得太长。是制约她的同盟。所以她干嘛要接受?
谢兰芝拖一天不回复,北洛就越着急,他已开放了一个粮仓,再开放就是两年的储备粮,倒是粮食再不丰收,这两年储备粮就存不回来了。到时候开放粮仓越多,捅下的窟窿就越多,直到千疮百孔八花九裂,再也无法补漏订讹。
北洛吃不下睡不好,最后一退再退,退到他以压榨自己的利益为最小限度,决定以断掉与石国府来往,再加大输送精壮牛马,以一折卖给天京。相当于白送。转首就将石国府给卖掉了。
这个条件,让谢兰芝心动了。
她很心动。
尤其是在询问爱妻时,她还特说:“北域部汗出手阔绰,令见之者无不心动。”
“此次我若答应,八成的好处尽归我。难道送我那么多好处,北域真的到了生死存亡之际?”
司栖佟在九晋搜集过北域的情报,北域除了八部将的分歧,其实内部七支八搭,勾心斗角,除了北洛谁也不服谁,一旦北洛死了,北域会迅速崛起无数个部汗,将北域分成碎块说不定会比九晋还要拳中掿沙。
但这还不是最致命的,就怕北洛正遭遇更大的危机,内部分歧还可以用时间拖,因为北洛还有影响力维持几年。可如今北洛拖都不敢拖,一副晚一步就要泼天大祸的态度。
那么唯一的可能很明显。
司栖佟道:“胡匈最显眼的边界与红河相邻,又隔着三重山,地势处于劣势,从一番入固然近,但也是风险最高的地方。”
“北域部汗的态度确实耐人寻味,也许还有我们不知道的内幕在。”
谢兰芝从上半部原著得知胡匈会是女帝统一天下最大的阻碍,又想起岳父养得那些墨家子弟尽投胡匈。
她突然陷入沉思:“也许北域部汗头上悬着一把剑,不,说不定快悬在全天下人的头上。”
第76章 一场令两人引发的危机感
墨家弟子除了思想理论, 最擅长的还有机关术,这是人尽皆知的事。
百年前墨家在大晋还是与儒家并肩的两大显学,后来墨家在大晋内百年消失殆尽, 如今被胡匈所用, 成为胡匈主张的显学,让胡匈逐渐以墨家立国。
但是胡匈真以墨家为国本, 那为何原著从未提起此事?
难道墨家在胡匈兴起是下半部的事?
这样的可能性太多, 宛如筛子洞。
只要作者想就能信手拈来,拉出一条伏笔着重写。
狗作者在前半部结尾就有此骚操作,保不准下半部为了人气又增加桥段来提高女帝统一的难度。
因为晋女帝史是本崛起女强的小说,崛起过程会遭遇很多障碍,障碍到小凤凰面前就是绝境,再简单来说就是虐女主, 而喜欢女帝史的部分群体, 粘性很高。
难听点这群人就是抖m。
谢兰芝看着美丽大方的小凤凰, 她眉间稚气还没褪去,偶尔还喜欢跟自己撒娇。她抿唇鼓腮时就像娇滴滴养的女儿。
她离原著城府极深的御姐的设定, 时间还差几年。
“看来我们在答应北域结盟之前, 需要先了解胡匈。”谢兰芝问身边的女人:“这些年我一直没有打听过胡匈的消息, 按理说北方胡匈强大无论做点什么事都会传遍天下,怎么最近二年,我却没听到那边有什么动静。”
司栖佟也心生古怪, 她因为天京的事忙的晕头转向,偶尔接待邻臣总会在他们口中得知其他小国的事。但唯独最强势的大国比小国的存在感还低。
九晋建立时, 她让人向北方胡匈传递消息, 胡匈那边也犹如石沉大海。
如此安静实在不像胡匈凶狠无理的性情。
“兰芝, 谢氏那边可有什么消息?”司栖佟双眉一凝, 似有些忧愁:“早些年胡匈忙于内政早为天下人所知,近来却仿佛消失般没有消息。”
“我总有种预感,偌大的国度哪怕一丝风声灌入都仿若雷霆飓风,如今都消失匿迹。”
“我恐胡匈已经在秣马厉兵,为战攻备!”
她知道小凤凰指得是什么。
那就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现在不是一百年前,国与国宣战前还会下战书,如今的时代要战,战得就是兵贵神速,打得敌人措手不迭。
胡匈百万铁骑渔阳鞞鼓,屠戮天下,早为四方所忌。
胡匈人上王阿其那如今是第六代君主。
关于阿其那的消息微乎其微,还不如胡匈内政互斗来的有存在感,以至于将阿其那很多讯息被盖去风声。
而小国们都是默认称臣,谁强大他们就对谁称臣,晋末后是谢氏,石国府,北域,天京等等为小国的上主。
一个小国就有六七个上主,死一个少一个,对小国反而是好事。小国处政向来比大国更谨小细微,胡匈阿其那的消息,自然也会被小国重视。
谢兰芝迅速给各个小国发传指令,命他们将阿其那和胡匈所有的消息通通整理上报。
上主的指令一下,各县各区的小国很快举国力来加快消息的传送。
短短功夫,谢兰芝收到关于胡匈留下过的消息。
多数小国记得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还有大国间的丑闻,趣闻,五花八门,有用的讯息特别少。
只有一个小国记载了胡匈在海路的一次贸易,上头写着:西城十八年,上君阿命贡八千石,以海路取船。宝船盛载千人,长四十三丈四尺,宽十七丈,高纳四层,九桅十二帆锚重千斤,以粮马战坐船四路运输小国纳贡,省去小国成本。为此国津津乐道。
其他小国因为没有记载的习惯,所以没有这小国的谨慎。这小国也因为四艘巨型宝船为胡匈折服,年年开始上访胡匈。
胡匈潦草派过二人接待小国,之后就将小国搁置了。但小国还是每年会去朝拜胡匈上主。
上一篇:穿成渣A后被O甜宠了
下一篇:女世子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