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古代耽美

满朝文武都能听到我的心声(333)

作者:白色的木 时间:2024-05-03 08:35:07 标签:天之骄子 穿越时空 系统 爽文 轻松 读心术 无CP

  朝堂上的儒家弟子们,有一个算一个,都在内心尖叫:算啊!当然算!使蛮夷学孔孟,那就算教化!

  我大夏就应该有这样的宗主风范,以孔孟之道,教化四方!

  好巧,太子也是这么说的。

  “陛下,既然倭人这般禽兽都能教化,那海外其他人也可以,”

  “臣请多开海关,使儒家弟子能够随意出海,令蛮夷戎狄得沐孔孟。”

  朝堂上的儒家弟子:“!!!”

  那颗心就疯狂跳动了。

  谁能拒绝青史留名,族谱单开一页啊!那可是教化之功,太子点化了我们,一手儒家经典,一手火铳大炮,那也是教化,对不对?

  开!

  这海关我们支持开!!!

  谁不支持就是跟我们儒家过不去!

  对此,太子只是微微一笑。

  你看,谁说支持开海关的人占少数。只要找准共同利益,就能把朋友变得很多,很多。

  作者有话说:

  一见到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胳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国人的想像惟在这一层能够如此跃进

  ——鲁迅

  *

 

第216章 文化大爆发

  太子本来以为没人会反对了。

  一旁冷不丁传来愤怒的:“殿下!”

  权应璋杵着拐杖从座椅上站起来, 面带怒色。

  ——他这样年纪的人,在朝堂上是可以有座位的。

  “殿下可知造一艘船要多少钱?可知出海有多少危险?可知土著有可能吃人?你这是用名利来诱惑天下士子去送死!殿下,臣托大, 如今以太傅身份, 以太子之师的名义, 想劝殿下三思而后行, 此策并非不好,只是需要从长计议。”

  变故仓促而起, 群臣一片哗然。

  但仔细一想, 也确实有道理。

  教化天下确实很有诱惑力,却也很容易让人丢掉性命, 尤其是现在大夏海军不算特别成熟, 如果大夏百姓真的在海外被欺负了,他们也不一定能让那些国家付出代价。

  如果奔赴海外的士子死亡人数过多,哪怕提议的人是太子, 也会受到极大的非议。

  要知道,谗口中伤,金可铄而骨可销。

  他们果然不如权公老成持重啊……

  太子意识到自己的做法也确实又不妥当的地方, 正要开口, 却听权应璋大义凛然地说:“此事让老夫先去蹚浑水吧, 你们还年轻,老夫已然八十九了, 不怕名声尽毁, 像那个生产土豆、红薯的大陆,土人众多, 不通礼数, 无有教化, 便让老夫去试试吧!”

  大臣们:“……”

  呸!老匹夫!不要脸!

  儒家的立刻冲出来——

  “陛下!臣支持太子的想法!”

  “陛下!臣愿为陛下分忧!”

  “陛下!臣有好友十余,皆是大儒,倘若有攻讦,他们必会提笔相助!臣不怕非议!”

  里面还有不少古文学派的学子,丝毫不惧得罪古文学派的掌舵人!

  开玩笑,这可是祠堂C位,族谱单开,头香居士啊!

  这要是真的使一个大陆的蛮夷都信儒家,配享文庙!!!

  拿命换都值了!

  以后文庙里孔子排第一,孟子排第二,第三就是“我”!你冲不冲?反正我冲了!

  *

  “儒家教化新倭岛蛮夷”这件事传出去了。当然,传出去的都是非常政治正确,很有教育意义,能让天下人振奋的故事。

  就像是,朝廷只会宣扬孔子带着弟子周游列国,推行儒家文化,顺便再配上一张和蔼可亲的孔夫子画像。绝对不会主动告诉广大民众,你们慈祥的孔夫子实际上是身高九尺六寸,箭术高超。

  也不会告诉他们,孔子的徒弟子路,七十二圣贤之一,当初是穿着军装拿着剑去找孔子辩论的,然后传闻是被孔子打服了,才当了他的徒弟。

  ——毕竟“子路陵暴孔子”,看这个性格,怎么都不像是被“以德服人”。

  当事情传出去后,天下儒生、士子极度亢奋了,出现不少士子一人、一书、一弓、一箭就往国外去了。

  有钱的造船出海,去半岛,去新大陆……

  没钱的靠双腿或者努力买一匹马,去草原,去塞外,去陆上国家……

  教化天下一直以来就是儒家的终极理念,就连季岁都麻溜地辞官,决定去征伐新大陆。

  华夏史称——文化大爆发。

  别国史称——文化入侵。

  老皇帝对此算是喜忧参半:“不少有能力的士子都跑去国外讲述学说了,那谁来给大夏当官?”

  而他倾述的对象一般都是窦皇后。

  窦皇后沉吟两息,问:“如今官员储备不足么?”

  “倒也不是。挺足的,上千人等着当官,学识也不低。”

  老皇帝露出肉疼神色:“只是我想到那些外出的士子,本来是可以来给我当官的。”

  窦皇后哭笑不得:“如今官场没什么位置,总不能让他们空耗着吧?士子外出传扬国威,利大于弊,你想想前朝那万国来朝的辉煌。”

  老皇帝摸了摸下巴:“也是。”

  他看得出来,这是一个短时间内看不出来成效,但长时间必有丰盛收获的决策。

  只不过,老农思维作祟,让他总想大夏人一心一意经营自己的田地,不要老想着经商、出海,这是不务正业。

  但他也有魄力——

  “那就看几年!看看这个政策是好是坏。”

  不过,根本不需要几年,半年后,海外有消息传来。

  有一位纵横家传人在海外用自己的纵横术,帮助一个小国合纵连横,在夹缝中生存壮大,声名大振,且成为了诸国座上宾,深受爱重。

  在大夏境内的纵横家传人们:“!!!”

  对啊!大夏没有施展纵横家学术的土壤,但国外有啊!国外有许多地方是小国并立的,这不就是他们一展平生所学的地方吗!

  说不定他们还可以像某个前辈一样,一人灭一国!

  嗷嗷嗷嗷——

  史书在向他们发出召唤,纵横家传人开始冲了。

  *

  这个时期的华夏,国力上绝对是举世无双的。

  它可能远远不及以前某些朝代顶尖时候的繁荣,但同期确实没它能打。

  而儒家、阴阳家、纵横家等等,奔赴海外搞风搞雨的同时,也使得海外对华夏文化非常憧憬。

  原来华夏有那么强大的文化,有那么多大哲学家。

  ——在他们眼里,诸子百家的创始人都类似于哲学家。而且,还是能够定一国生死的哲学家。

  一时间,学习华夏文化成为了海外大国小国的新风潮。小国是慕强,大国是好奇,华夏文字、华夏语言成了王室与贵族的象征。而对于一些已经将华夏百家来人奉为座上宾的国家,王室甚至主动请大夏赐姓,向其进贡称臣。

  还有不少土著远赴万里来到中土,希望能拿到大夏的户籍,在大夏定居。

  白泽站在时光长河下游,踩着巨人的肩膀,一语道破天机:【文化向心力。】

  朝堂中这些顶尖的聪明人迅速拆解了这个词,理解了意思——文化向着中心的力量。

  他们华夏,就是中心。

  文武百官顿时嘴角上翘,走路生风,连干活的劲儿都多了几分。

  之前许烟杪说华夏的天文学落后于国外,他们可还憋着一口气呢。

  现在谁落后谁?谁崇拜谁?看看!好好看看!

  “咳咳,许烟杪。”礼部尚书装模作样地把手里的公文放到许烟杪面前:“你看看这些要移居我大夏的外夷,数量太多了,也不知道这样安排可不可行。”

  【啊?我?你问我一个吏部的安排外国移民的条规合不合理?】

  许烟杪保持礼貌的微笑:“好。”

  然后顺便翻一下系统,看看能不能翻到原因。

  【诶?不只是问了我,其他几部也问了——哦~那我就懂了,是为了炫耀这份功绩啊!】

推荐文章

情杀仇

全朝堂都知道卧底在想什么

虞美人

不小心撩弯了摄政王怎么办

谪宦

学兄今日脱马甲了吗

蓄意犯上

改嫁后龙傲天回来了

作者部分作品更多

满朝文武都能听到我的心声

给秦始皇直播胡亥玩死大秦

我靠写同人称霸世界

降维碾压

上一篇:情杀仇

下一篇:找错反派哥哥后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