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天他再去找人要钱,大多人是不好意思让他一直垫的,真遇上特别不要脸的,姜树他们几个就不带对方一起了。
王九他们几个虽然谈不上是姜树的靠山,但已经混成朋友了,谁被拂了面子想孤立他也不是那么容易。
拉帮结派说坏话嘛,他又不是姜竹,他也会。
酒铺里,穿了官皮的都不赊账,其他客人更不敢赊账了,连混混都来得少了。
姜竹表姐夫算了算,每天的活钱流转比从前还顺当点儿。
然后他给姜树他们送的小菜就更多了,有时候还多送点儿酒。
没几天,姜树在这群新来的临时官差和囊中比较羞涩的年轻官差中有了点儿名声。
再加上他从小爱跟狐朋狗友混,又不是头铁能刚能打的性格,小时候打架挨打吃亏多了,知道不在家里遇到大孩子要识趣低头,把官差里面的几个背景硬的刺头都哄得还挺开心的,竟然真慢慢混出点儿模样了。
带他去收税的税吏还挺乐意帮他介绍门路,姜树哭了一顿穷,对方说让他回去找亲戚凑凑,凑六十两明年就能给他弄进县衙补缺,要是办不成到时候把银子还退给他。
一听这话,姜树干得更卖力啦,人逢喜事精神爽,每天走路都带风。那勤快劲儿,是他爹放狗咬,拿棍子打都激发不出来的效果。
在一众临时工中,显得他特别突出。
到姜家村核算的俩官差来之前已经默认了明年姜树就是他们的同僚,姜树又特意去找过他们,当然是愿意卖他个面子的。
沈青越好奇地看他的户籍。
理论上,户籍应该他们自己拿着的。
但是实操上,每个村子总有那么几个粗心大意的,放丢了,找不到了,老鼠咬了,弄破了,弄脏了,还有大聪明自己把上面内容改了。
出了任何情况,都得里正带着人去县衙补办,只要去,里正肯定要挨一顿骂。
能当里正的谁在自己地盘上不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因为这种事埃顿骂,次数多了哪个受得了?
后来干脆就不给村民发了,全里正自己收着,反正一个村子最多数不出十个识字的,分下去他们也看不出花来。
沈青越能先自己拿着户籍还是因为他识字,姜竹又靠谱,里正愿意相信他们俩知道轻重不至于那么没出息没脑子,一天就把户籍弄坏了。
沈青越只能拿一天,等明天交完税钱,还得还给里正和大伙的一起放着。
为了放这些,他们里正还专门找铁匠给做个铜盒子,生怕有饿傻了的老鼠把户册给咬坏了。
沈青越用手机拍了张照片做纪念。
身份证、户口本。
现在他也是有身份证和户口本的人了。
虽然他曾经的籍贯住址是根据赵先生说的胡编的,但……现在的住址是真的。
按大虞的户籍制度,人死了是要销户的,不过档案会留存十年。
等他死了户册作废,不知道能不能盖个作废的戳,把这张纸还给他。
留给姜竹做纪念也行。
要是姜竹不想要,烧给他也行。
想着想着,沈青越把纸摆正,从正上方拍了一张,准备改天自己仿一个玩儿。
第二天,一大早各家各户出一个人一起跟着里正上镇上去交钱。
有不方便的可以让里正代交,不过关乎一家一年的大事,大家都是亲眼看着才放心些。
姜四山昨天特意跟他们说让他们把要交的钱装一个钱袋,另外再带点儿钱装一个钱袋,沈青越当时还没想清楚为什么,今天到镇上一瞧,瞬间就明白了。
真的有人没凑足钱币,为了交税,在路边摆摊便宜卖东西。
布、粮食、衣服、瓜、菜、果子、手工品等等。
今天买,比平日价钱还要便宜,但是他们只卖钱,不要东西。
姜四山交了税钱,攥着个小钱袋去买红豆和绿豆。
明明比平时便宜了将近一成,但卖豆子的老头笑得又感激又开心,看得沈青越一阵不舒服。
“我们买点东西吗?”姜竹问他。
“买吧。”沈青越四下看了看,和姜竹找着看上去条件更艰难的一些人买。
他们俩没什么目标,反正是给冬天囤吃的用的,只要不是他们完全用不上的东西都买点儿。
柿饼。
米。
豆子。
磨好的杂面。
挂面。
自酿的酒。
甚至还有个很小的小竹篓。
人家编得很好,一看就是老手艺,沈青越觉得能买回去当筷筒。
他们家用的是一节竹子,没这个好看。
“大爷,你是哪个村的呀?”
“刘家村。”
“手艺真好。”
老头笑笑,看看沈青越,再看看掏钱的姜竹,“你不是姜老五那个……那个……”
姜竹:“嗯。”
老头笑了:“你咋还买我的?”
姜竹:“编得好。”
老头更高兴了:“是吧!大件儿我不如你爹,小玩意儿他不如我,他那个师父不行,不好好教,他也没学几样东西。”
姜竹也笑:“他也这么说。”
他爹从前学做篾匠,师父喝醉了爱打人,没学几年就跑了。
沈青越继续在摊子上看,觉得老头编的小物件精巧漂亮,放现代都是工艺品了。可惜这年代大家温饱还没满足,普罗大众精神需求有,但不高,这样精巧的小东西不如实用的好卖。
老头大概是年纪大了,手不如从前有劲儿了,这才开始卖这些小东西。
沈青越想了想,又买了两个带盖的小篮子。
回去放茶叶罐挺好。
他们俩杂七杂八买了不少东西,被姜四山责备乱花钱,其实他自己也没少买。
税交完,压在心里的大石头就落地了,村子里气氛都松快些。
村里的秋收还在收尾。
大多稻子、豆子的都收了,还有些菜要继续等等。
休整好地,准备种冬麦,或者轮作的作物。
稻子则要明年开春再种。
还想入冬前赶紧再种一茬菜的,要马上翻地种,等不到菜长大,赶在温度降下来前还能卖一茬嫩菜。
若是今年降温早了,那可能菜冻在地里就白瞎了。
更多人忙完了地里的活儿选择进山。
男人们开始准备秋猎。
不会打猎的也准备凑凑热闹,一伙人一起围兔子。
女人们则捡菌子、挖有根茎的野菜,再找找药材。
全家老少还得准备入冬的柴火。
等天彻底冷下来,挑了去卖也行,留着烧也行。
还有忙着晒洗被褥修改衣服的。
有钱人家有四季的衣服,没钱的,一套衣服穿四季。
冬天往里面塞东西,芦花、草絮、麻絮、鸡毛、鸭毛、兔毛、羊毛等等,夏天再取出来。
有钱人主要是用丝絮。
一般用理丝时剩下的那些团块儿打成的絮。
差一点儿的买旧絮重新加工一遍。
更有钱的人家则直接用好丝。
姜竹也准备要买丝絮了。
得给沈青越多做两床被褥,省得他冬天受不住冻。
第88章 大夫
往常交完税, 姜竹就只剩下一件大事——准备过冬。
不过往往他要卖东西卖到年尾,只在雪太大, 山路实在不好走时候才会休息几天。
今年还有好几件事,去买丝絮,做被褥,做冬衣,还得去问问马五他找的大夫到了吗。
冬衣的事好说,他们到刘三的铺子去问问就行了, 他那儿没,也知道哪家卖。
还多亏先前他送的布,天凉了后大嫂给沈青越做了套秋天穿的衣服,用的就是刘三送的比较厚的布。
里面再套上沈青越自己带来的T恤, 不下雨就不冷。
大夫的事麻烦点儿。
马五前两天去邻县了,不知道回没回来。
姜竹打算去买丝絮时候顺便问问。
沈青越也要到池家的书坊去送新画的线稿顺便看看进度。
他们先去交了线稿, 看了会儿刻板的进度。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