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说还边拿着竹帘在院子里比。
比完一圈儿,姜正:“还真得找个大院子。”
姜竹:“也得有屋子,天气冷,只在院子不行。”
姜正点头。
劈竹子破篾能在院子里干,砍来的竹子也能先扔到院子里。
开始编,这天气还是得进屋,屋里也干净些。
他们想来想去,“那村里合适就两个地方,一个是江大爷家宅子,一个就是最大那个荒屋,再不然,就是山上。”
不过问题也是现成的。
姜大爷家,那是住宅,虽然现在他们主要在县城住,也借了最大的屋子给村里孩子们读书,但到底是住宅,借给小孩儿们,可以给空宅子增加人气,他们也不会破坏院子里那些果树花草,但用来当作坊不一样,来回的搬运东西,放东西,肯定难免会磕碰了东西,人家家里面还有挺多家具呢,也不见得愿意把好好的屋子腾空了给他们当作坊“车间”。等他们哪天回来住了,还挺影响生活的。
另外一间,问题就简单了,一言以蔽之:破。
那是村里荒了好些年的房子了。
从前是一个外姓的逃难过来的人家盖的,后来他们举家搬家走了,房子就闲了下来。
再之后,谁家要盖房子没地方住,就暂时到那儿住一阵子。
再再之后,房子越来越破,就没人去住了。
那房子漏风漏雨的,也就是石头墙结实,这么多年都没塌,不过想要用,墙也得好好修修。
先前赵先生挑房子时候,也被领着看过这儿,后来给孩子们找地方念书,也考虑过这儿,最后都放弃了,就是因为不论干什么用这儿都得下功夫修。
趁着天还没黑,大嫂她们一时半会儿也没空去做晚饭,姜正、姜竹领着沈青越去看那破房子。
那房子连个门都没有,一进去,除了院子里的柿子树长得又高又茂盛,就哪儿都破破烂烂了。
他们到屋里转了一圈儿,姜正仔细看了看,“这要是真想用,房梁,屋顶,都得修。”
木头都朽了,人在里面进进出出地干活儿不安全。
瓦也都坏了,估计整个房顶都得换一遍。
这租就不合适了。
把这些都修修,肯定比租金还得贵。
姜正:“我看你们还是把山上前院收拾收拾,就在山上干吧!”
砍竹子干嘛的,姜竹家就有现成的工具,什么都方便。
沈青越不这么想。
他还是不太想把生活和工作搅和到一起。
虽然他自己是没特意区分的,但他的状态是生活大于工作,要是正经弄个作坊像他那样肯定不行。
“要是买下来,这房子值多少钱?”
沈青越冷不丁的一声,把姜正吓了一跳,“买下来?”
沈青越:“嗯。”
姜正想了想,“得二三十两吧……”
一亩多地呢,光地就得十好几两了。
沈青越:“要是修好,得花多少钱?”
姜正:“嗯……主要是梁木和砖瓦贵……”
姜竹:“木头能上山砍。”
姜正:“那少说也得一二十两的。”
这房子大,修下来不算木头也不少钱呢。
那就是加起来得有个五十两……
沈青越还没想好要不要买呢,就听姜正道:“不过你们要是急着做竹帘,那房子一时半会儿也供不上用。”
沈青越诧异:“怎么说?”
姜正笑:“没人修啊!”
春天田里虽然没夏收秋收忙,但也不轻松。
而且村里的青壮劳力都忙着开荒呢,谁有空修房子?
从外村找人倒是也行,但价钱肯定不如从本村找便宜。
更重要的是,“就算找来了泥瓦匠,想修好也得大半月吧,再算上找木头,做木工,买砖瓦,快也得修上一个多月。”
姜竹点头,“木工慢。”
而且新木头也不能马上用,得放干。
得,那省钱了。
上山吧。
开局怒省一笔房租费。
就是招人,沈青越有点儿担心别人不愿意天天上下山。
晚上他们俩在山下蹭的饭,两家的女人们挑布头挑得上头,做饭时候已经晚了。
来不及做什么细致的,就煮了一大锅疙瘩汤。
好在沈青越也熟了,算不上什么客人。
自家人凑一起吃,也不讲究那么些,一人一碗,再摆上杂粮面馒头,一人一筷子咸菜,晚饭就算做好了。
姜竹要把他们买的烧鹅拿出来,吕香梅也没让。
梁玉兰:“那些布我们就拿了啊。”
沈青越:“拿吧,本来就是给你们要的。”
不然他和姜竹弄那么多布头回来干什么。
“能做点儿什么做什么,做不了就做鞋。”
梁玉兰马上就不同意了:“那么好的布哪儿能做鞋!”
吕香梅也道:“有破衣服做鞋呢。”
四伯母也道:“对,你俩别管。”
沈青越直乐,“行,你们说了算。”
梁玉兰:“不然我给缝个桌布吧?”
沈青越:“桌布?”
梁玉兰:“我瞧你那桌子上不是铺个桌布吗?”
她上山不多,瞧见沈青越把那么好的布铺桌子山了,简直是暴殄天物。
沈青越反应了一会儿才想明白了,说的是他专门做的茶席!
他好奇:“碎布能做吗?”
梁玉兰:“拼一拼不就成了,费点儿针线的事儿。”
沈青越也没再问,梁玉兰针线活是挺好的,而且手也巧。
想着,他正好问:“四嫂,大嫂,你们知道村里哪家嫂子、婶子手巧会编帘子、席子吗?”
梁玉兰一听先是愣了一下,随即瞬间就动了心思,“怎么,你们想找女人来干啊?”
沈青越:“砍竹子、破篾之类的,找男的,编竹帘,只是编,活儿不算重,但比较繁琐,我觉得可能女人会更擅长点儿?”
毕竟做女工也常常要编要绣的,她们从小就在和针线图案打交道,而且女性普遍更细腻些,擅长做细致工作。
别人还没反应过来,梁玉兰高声道:“可不就是这个道理么!小沈啊,做这个怎么算钱?”
沈青越:“按天或者计件,先按天吧……”
想计件也得看看大家普遍的工作效率再来定计件的单价。
或者弄个保底工资另加奖金?
他想了想:“一天……六十文吧,超过了……”
超过了预定的工作内容,多做的另外加钱,分个档,每高一档加五文、十文、二十文。
他还没说完,就被梁玉兰惊讶的声音打断了:“这么多?!”
沈青越:“嗯?”
他一想,哎呀,忘了,村里开荒一天才五十文呢。
正想要不然回去再算算工价的事,只听梁玉兰声音突然温和起来了,“小沈啊,你可能不知道,嫂子我手艺也好着呢,我们家席子都是我编的,冬天那个灯笼,主要也是我弄的,不信你问问你四哥和竹子,他们都知道。那个帘子也不难,你看嫂子怎么样?要不然嫂子去山上给你们干活儿?”
第136章 标准(二更)
家蕙也道:“小叔, 我也可以去么?”
吕香梅:“要是行,那我去呀。”
姜竹几个堂哥也跟着起哄, 弄得沈青越哭笑不得。
晚上回家沈青越和姜竹仔细盘算了下。
决定还是就按六十文一天的工钱给,多的钱做奖金,年节给大家发发福利也行,省得一下定太高,不能来干活儿的人家有怨气。
“开荒那边,也提到六十文一天吧?”
“嗯。”现在他们手头有钱了, 可以给大家发,沈青越说编竹帘工钱每月一结,姜竹:“开荒那边也每月一结吧?”
“行。”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